第151部分 (第1/4页)

他抬起头来,故作苦笑道:“马公公,这……真是陛下的旨意?”

马肯见到方陵紧张的样子,不由心头暗笑,这孤儿寡母虽然逃到北方安家,但是又岂能逃出宋皇后的掌心,宋皇后在陛下面前一吹枕边风,这石城王只怕就要见阎王了,他板着脸道:“圣旨乃是陛下亲口所言,臣下亲笔所书,又岂能做假?八王之乱,不仅扰乱朝廷纲政,更扰乱民生,祸国殃民,殿下身为皇子,理当为陛下分忧啊。”

方陵当然知道圣旨一到,去不去已是定数。不过,他不能够做出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万一宋皇后又在前线给自己搞几个把戏,那可是防不胜防,他便一张苦脸的道:“马公公,本王当然也想为陛下分忧,但是你一路上过来也看到了,我这诸侯国本来就小,南方难民一路赶来,城里城外人满为患,每天政务一大堆,现在又要率兵出征,真是让人焦头烂额呀。”

马肯一路上当然见到了石城国难民众多的景况,不由幸灾乐祸得很,听他如此诉苦,更觉快意,继续板着脸说道:“殿下所想的只是你的石城国,但是陛下所想的却是整个楚国,身为皇子,殿下理应舍小家为大家才是,否则若是传到陛下耳中,岂不是惹陛下不高兴?”

方陵听得冷笑一声,宋皇后的心思他不用想都揣测出来,派心腹马肯过来,一来是观察石城国的近况,二来是观察自己,三来自然也会不失时机的在父皇面前诋毁自己,纵然自己举全国之兵,热心的去勤王,只怕马肯一回去,却免不了说一通自己的坏话。

他便无奈的叹叹气道:“那本王明白了,这几日我就筹备兵马粮草,准备出征。”

马肯见他一脸无奈的样子,趾高气扬地说道:“殿下如此想就对了,不过因为前方战事吃紧,陛下亲口吩咐,殿下需在三日内筹备完毕,尽早启程!”

方陵又叹了口气,见到马肯欲走,故作挽留道:“马公公,既然来了,不如就在城里歇息几日,让本王好好招待你。”

似乎看出方陵有笼络的意思,马肯不屑的一笑,淡淡说道:“多谢殿下美意,但是军情紧急,奴才必须尽快回皇城。”说罢,他便上了马,领着护卫们扬长而去。

待到马肯一走,方陵挺直了腰杆,漠然的盯着他的背影,沉声说道:“回府!”

回到府邸大厅,国中重臣汇聚一堂,得知圣旨突然来到,陛下要求石城国勤王,赶赴前线,众臣多是喜忧参半,能够被方陵列为重臣,在座的都是有几分头脑的人,不会单纯的认为勤王之事是一场灾难,相反,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虽然石城国的兵力对前线战事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若是能够打出次胜仗,打出石城王的名气,那么自然会有大量的人马跟随,从而极大的扩充势力。

只不过,益州王方纵傲并非是普通角色,他手下谋臣之多,将才之多,超乎想象,再加上几十万大军的兵力,要想在他手上讨到好处,只怕并不容易。

不过,众人都没有被这压力吓倒,一个个都显得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半分畏惧之色。

方陵坐定之后,便朝着陈谋颔首示意了一下,陈谋指着楚国地图,神色淡定地说道:“青冢城是定州边界的一处重要城镇,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千年来无数大军在此交战,留下了满山青冢,故而取名为青冢城,此地乃是进入定州腹地的咽喉要道,由一个叫祝宝林的将领镇守,此人以严苛闻名,手下有1万兵力驻守,据目前得到的消息,益州国已经全面占领徐州,进攻定州的第一战应该就是青冢城!”

董沧海重哼一声道:“宋皇后真是阴险歹毒,她应该知道益州王会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青冢城,所以将殿下派去,其居心叵测!”

方陵却淡淡一笑道:“宋皇后怎么想是她的事情,不过本王怎么也不会如她所愿!”

沈桓天笑道:“殿下所言极是,宋皇后想把咱们送去当炮灰,那咱们就打一场精彩的胜仗给她看看,一扬咱们石城国的威名,只要一战而胜,殿下定然一战成名!”

邱翼握紧拳头,兴奋道:“是啊,这三年苦心经营,殿下厚才之名早已尽人皆知,只要此战一胜,定然有众多良才归附,对咱们石城国而言有着莫大的好处!”

方陵见到众人不仅不畏惧,反而战意高昂,不由得深受感染,激情高昂,他含笑说道:“那么这三日时间,便选拔将领人马,准备出征,至于这人马的数量,我看就抽选3000精兵好了!”

“3000精兵?”众人不由吃了一惊,目前石城国已有四十多万人口,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