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部分 (第1/4页)

能混到高层的,没有一个是笨蛋。叶向高和**星很精明,一直都在谋划自己的后路,根本无心政事。其他的高层,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基本上都是拿着朝廷的俸禄,在日夜的琢磨以后的日子,到底要怎么过。这一点,甚至连泰昌皇帝都清楚。现在的南明朝廷,不过是一个路边的茶棚,最终还是要被风吹雨打湮灭的。

也难怪南明朝廷的其他高层,都有这样的骑驴找马的心理。实在是南明朝廷真的是没有希望了。他们是不能不改变,不得不改变。现在的南明朝廷,要人没有人,要钱没有钱,要粮没有粮,要军队更是没有军队,可谓是要什么就没有什么。如果还不改变自己的话,他们就只有等着白衣军的屠刀降落下来了。

一方面,现在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暴力对抗白衣军。

白衣军的战斗力,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想要在军事上打败白衣军,根本就没有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南明朝廷还一度想要招募大量的明军战兵,在军力上对抗白衣军。在南明朝廷刚刚成立的时候,朝廷曾经发出勤王诏书,希望各地组建军队,前往南京城勤王。当时,南明朝廷,的确是聚集到了五万以上的军队。

当时南京朝廷感觉,原来的明军战斗力不行,都是因为人的问题。没有出色的将领指挥,明军的战斗力才会这么差。他们决心提拔袁崇焕为军队统帅。他们琢磨着,现在人的问题解决了,明军的战斗力,应该会上升的。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样做,不过是加速自己的灭亡而已。而袁崇焕,对自己也是严重的信心不足。

袁崇焕是真的没有信心。不是说白衣军的战斗力太强,而是明军自身的战斗力太弱。勤王诏书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到大量的部队。在总兵力的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好看的数字。可是,勤王诏书的致命弊端也在这里。人是不少,却是乌合之众,各有各的山头,谁也不肯服从袁崇焕的指挥。

那些勤王的军队,来自江南各地,成分非常的复杂。其中,有忠诚度较高的白杆兵。白杆兵的统帅,就是赫赫有名的女将秦良玉。秦良玉对于朝廷,向来是忠心耿耿的。这一点,不需要任何的怀疑。单看她愿意放弃自己在播州的家族安危,主动率军到来金陵,就知道她对朝廷的不离不弃了。换了其他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做。

【求订阅!】

【第789章】白衣军发行报纸了

(0789)

然而,除了秦良玉的白杆兵,其他的勤王军队,就很水了。他们的忠诚度,连朝廷自己都不相信。那些勤王军队,说白了,其实就是某个地方大员的武装家丁而已。所谓的勤王,其实就是他们的主子,派遣他们到来南京城打探消息,给他们的主子望风的。

这些武装家丁,拿的是自己主子的俸禄,自然是只听自己主子的命令。袁崇焕想要指挥他们,根本不可能。一不小心,双方还有可能擦出血的火花。南明朝廷可不敢让这些心怀叵测的家伙,长时间的逗留在金陵的附近,万一惹出什么事端,麻烦就大了。于是,叶向高就找了一个借口,将他们都打发回去原籍了。

没有了这些勤王的军队,金陵城周围的明军,顿时数量剧减。目前,金陵城的周围,只部署有不足三万的明军。其中,有五千就是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除了这五千的白杆兵比较有战斗力,经历过一些战斗之外,其他的二万五千明军,都没有什么战斗力。

因为本身的力量比较弱小,南明军队除了保持金陵城周围的治安之外,别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指望他们来对抗白衣军,那纯粹就是找死啊。就算三万明军全部出动,也打不过白衣军一个大队的。到时候,白衣军一个反扑,倒是可以轻易的将金陵城拿下来。

就是秦良玉和袁崇焕中间,其实也是有很深的矛盾的。这时候的秦良玉,乃是世袭的土司,还挂有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头衔,在声望上,要比袁崇焕高得多。她麾下的白杆兵,也是南明军队中战斗力最出色的部分。按理说,她应该得到更多的权力才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秦良玉的头衔,都是武将的官职,是不值钱的。哪怕是正一品的左都督,都是摆设。而袁崇焕却是文官。朝廷向来都是以文官制衡武将。因此,袁崇焕的地位,在秦良玉之上。这样一来,秦良玉的内心,当然是不舒服的。

秦良玉的内心,既然不舒服。麾下的白杆兵,自然内心也不舒服。这些白杆兵,都是来自播州地区,很抱团的。他们的排外情绪,也是相当浓烈的。他们和别的勤王军队一样,只认自己的主子。换言之,就是除了秦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