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部分 (第1/2页)

徐灿磊,徐兴夏的 第 855 章 中体现,则是铁路。在联邦成立以后的三十年时间里,各地的铁路不断的疯狂扩展。基本上,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全部建设了铁路。

西元1648年全世界各地的铁路,总长度只有一万三千多公里,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安周围的区域。这些铁路,都是白衣军出资兴建的其服务对象,自然也是白衣军的战略需要了。兴建这些铁路的目的很简单,纯粹就是为了解决白衣军后勤运输上的需要。布在明帝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是为了满足海上贸易的需要。为了将内地的商品运输到沿海港口,又或者是将外来的商品运输到内地铁路不断的伸展,不断的交叉,形成严密的铁路网。

到公元1655年,铁路已经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都已经建设或者是正在建设大量的铁路。全世界铁路的总长度,超过了二十万公里。西伯利亚等地,也都开通了铁路。

到公元166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公里。基本上,只要是人口比较集中,又或者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都已经开通了铁路。甚至,一些比较偏僻,比较荒芜的地方,也提前开通了铁路。这主要是为了移民的需要。

到公元1680年左右,全世界的铁路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万公里。大部分的地方,铁路都差不多饱和了,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兴建更多的铁路了。这时候投资铁路,也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了。至此铁路的疯狂发展,才慢慢的降低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一部分的陈旧铁路被拆掉,以更合理的分配线路,节省资源。一部分的铁路进行改造,采用新的燃油机车以提升列车运行的速度和舒适度。毕竟,燃煤机车总是脏兮兮的,一趟远途旅行下来,乘客们的身上,也都是黑乎乎的。一部分运输繁忙的铁路线开始建设复线,以提升运营效率。

在铁路高速发展的同时,海洋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前的海洋贸易,存在过度激烈的竞争,还有海盗的威胁,使得海上贸易的发展,总是无意中受到遏制。联邦的成立,驱逐了所有的这些风险,海洋贸易运输,在短短的三五年内,就出现了井喷。

根据联邦海运局的统计,在公元1650年,全世界登记在案的贸易商船,总共有90万吨。按照平均每艘商船大约1000吨来计算,那就是六十多万艘的商船。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况且,还有很多的商船,都没有正式登记呢!

在徐兴夏的后宫里面,要说最聪明的几个女人,娜木钟一定榜上有名。别看她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对于机会的把握,却是无人能及。她从徐兴夏的谈吐中,明显的感觉到了造船业的生机。因此,早在西元1639年的时候,她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用亲戚的名义,在葫芦岛兴建了一个民用造船厂,专门建造商船。

随着海洋贸易的井喷,娜木钟的造船厂的订单,从公元1650年一直排到了1660年以后。源源不断的订单,给她带来的,自然是源源不断的利润了。要说所有的姐妹当中,收入最光明正大,最不怕反贪局调查的,而又最丰厚的,非她莫属了。

和平年代,英雄总是容易被遗忘的。哪怕他的名字,叫做徐兴夏。从公元1660年开始,徐兴夏的名字,就很少在公开的场合出现了。一方面,是徐兴夏不希望自己的晚年,被人打扰。作为一个老人,被人打扰,的确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他想要看看,在没有自己的世界里,到底会发生什么。比如说,看看有没有几个“野心分子”想要跳出来。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发生。整个世界,都在按照一定的轨道稳定有序的发展。所谓的野心分子,暂时一个都没有看到。

其实,联邦内部的矛盾,不是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矛盾呢?只要有超过两个人的地方,就必然有矛盾。

这就是古语常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偌大的联邦,各种各样的矛盾自然多了去了。

其实联邦议会每天都在吵架。每个法案的讨论和通过,都是伴随着议员们的吵吵闹闹进行的。争论激烈的时候,甚至会上演全武行。徐兴夏有几次悄悄到议会视察,就亲眼看到了不同派别之间的议员不顾斯文,和对方殴打起来。

其实,很多地方的议会,也都在吵架。议员们如果不吵架,仿佛就不能说明自己的分量。好在,吵架有吵架的好处。有什么不满,通过吵架发泄出来总好过在别的地方,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事实证明,议会制或许不是最好的,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