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相比之下,童贯再怎么说也是顶在他的前头,还算是好的。

可是这帮子大头巾打仗虽然是不行,可是要是论到压制武臣,这可就是文臣看家的本事,没毛病也能挑出毛病,包管治得服服帖帖,说到底,还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如今这个赵宣赞插手易州事务,恐怕自家的小鞋得穿好多双。

“都在这里站着做什么,都进去说话吧!”杨可世面不改色,将二人引进了衙署,各自坐罢,至于胜捷军甲士,则是自有安排去处。

主次坐定,杨可世便是抬手,近前问道:“赵宣赞,俺们厮杀汉不懂礼数,你莫要见怪,俺就直接了当的问了罢,不知童宣帅遣宣赞至此,有何方略示下?”

赵良嗣方才喝了一口热茶,便是站起身来,这个时候杨可世才仔仔细细的看到,赵良嗣较之以前见面,此时此刻已经是黑瘦了许多,北伐大战到了现在,不管是上面的童宣帅,还是下面的厮杀汉,自上而下都是倾尽了心血。

尤其是赵良嗣,为此奔波到了极致,整个人销瘦得飞快,“某南归之人,得官家信赖,宣帅器重……”一套陈词滥调总归是要先搬上台面,杨可世直听得昏昏欲睡。

“义则,义则……”杨可世睡眼朦胧的抬起头来,却见赵良嗣本来已经有些黑的脸更黑了,王禀将杨可世叫醒之后总归是呵斥了两句,“义则,不是俺说你,这里说着正事,你竟然是……成何体统!”

杨可世也是讪讪的觉得甚为不好意思,王禀此番教训般的语气是为他开脱,当下也只得是连连的赔笑,“赵宣赞,却是俺孟浪了些,今日实在是军务甚为繁重,城中一切事宜都是理不出思绪,俺这双眼睛可是实实在在熬得跟兔儿爷似的……”

杨可世一番言语说得跟真的似的,赵良嗣对此也不愿意深究,只是淡淡的揭开过去,毕竟此番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定下来,实在不值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锱铢必较,“宣帅有所方略示下,特地遣某前来易州,照应一应事宜,杨将主,届时还望多多指教才好……”

王禀略微带有深意的看了杨可世一眼,这番事情说句实话,他也不知该怎样说出口,毕竟这意思便是要夺了杨可世的镇守之权,杨可世脸上却看不出喜怒,最后只是笑道,“赵宣赞说的是甚话,要说到上阵杀敌,俺自然是丝毫不惧,可是这治理之上,还是你们文臣顺手,俺这里就将易州交给胜捷军,如何?”

第一百零四章 涿州(四)

杨可世说出这番话,却是让赵良嗣和王禀心中都是未曾想到的,要说他们来此之前便是心中预料得到此番行事或许会有所波折,也做了一番应对之策,否则也就不会带上千余胜捷军前来,王禀跟随其而来,不过就是为了将其劝退。

若然杨可世不奉号令,胜捷军不介意强行接管易州,况且他杨可世真的就如此大胆,敢于抗命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届时就是老种相公和童宣帅真正意思上的在明面之上撕破脸皮。

由此引发的后续影响可以说,对整个大宋的官场,军界都是极大的,他们的有这个能力,虽然如此结果发生的几率实在小之又小,可是也从来没有料到杨可世竟然连考都没有考虑,这易州的主事之权不过就是洒脱的让了出来,令得二人觉得不可思议。

杨可世脸上也未曾没有不忿之色,只是大手一挥,“俺却不是这块材料,这易州城就摆脱给赵宣赞了!”

赵良嗣不由得感动得泪流满面,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直娘贼又在耍什么花招……

“杨将主顾全大局,实在是我辈之楷模,请受赵某一拜!”赵良嗣说完之后便是长长的作揖,说到底,赵良嗣除了心胸有些狭窄以外,还是挺顾得大局的,杨可世这一举动,无疑是化解了老种相公和童贯宣帅的在易州之上矛盾,一时之间,还真有大度的风范。

杨可世哪里敢受得这一大礼,急忙躲开,“赵宣赞严重了,俺不过就事论事,谈不上什么大不了的。”

王禀这个时候也是出来圆场,“俺们都不整虚套的了,现今事情既然说开了,就一切好说。”

一时之间,堂上就是一团和气,杨可世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俺就领着麾下儿郎且撤出易州,如何?”

赵良嗣微微变色:“杨将主何故如此,某也未尝有赶你出易州的心思啊……”

“非是如此,只是老种相公有命,杨某确确实实还另有差遣,军令如山,容不得在这里多留了。”杨可世只是淡淡的回答道,一点也看不出置气的意思。

赵良嗣对此心中也是喜闻乐见,这易州,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