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锋,哨探道路,进抵高粱河之后,莫要轻动,只需要瞻望辽人军势。而这个时候便是需要另外拣选一部轻兵,为暗棋之用,一但正面与辽军决战,便可引此轻兵,直扑燕京城,如此便能打得辽人首尾不能兼顾。”

“而咱们的正面,除了殿后兵马之外,主力兵马也需要化为两部,互为掎角之势,辽人的兵马本来就不过,末将估计最多也就五万上下,如此牵制闲来,辽人的军势便是更加分化,这样以来,大事基本可定。”

杨凌说到这里,忍不住犹豫起来,“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两部主力须得通力合作,一方有难,及时支援,这才能够发挥互为犄角的优势,如若离心,观望不援,凭借着大石林牙和萧干的手段,很大的可能便是被各个击破,北伐战事需要的是反复盘算,还要麾下效死,同僚齐心。!”

“老种相公,如果能够如此,这燕京已经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

杨凌的一番话,令得老种相公几乎有一些难以相信的感觉,杨凌的布局,基本上与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辙,虽然说说得较为粗略,可是自家也是才将布局想到了一半,如此看来,杨凌此子如果不是天生的将才,就是幕下有超脱非凡之士,即便是如此,能够将这等人才引以为麾下己用,也是一种御下之道。

一支兵马人才济济,本就能从侧面反映出统帅的能力,种师道看了看杨凌,此子从一进门到现在,给人的感觉便是十分的耀眼,并且到了现在,给种师道所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只是,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有信心北伐战事能够打赢,看着杨凌那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种师道便是忍不住问道:“这番布展也是上上之策,只是杨家小后生,这辽人也非是易与之辈,你怎么就能够认定,大事可成?辽人难道就那么简简单单的拿下了?”

杨凌对此只是报以微微一笑,别人不知道,他对大辽的形势可以说是清楚得很,现如今,天赐皇帝不能视事,国事表面上是由萧普贤皇后主持,可是实际上却是由大石林牙和萧干掌握。

而所谓的内部争斗,宋国有,辽国一样有,耶律大石纵然是忠心于大辽,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权力比他还大一点的萧干,却是没有死守燕京的心思,乱世之中,萧干更重的是自己实力地位,一旦拒战不利,他便是会远遁他处!

历史上也确确实实如此,这厮带着奚人部族军出奔燕京之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当然,是自立的,号称奚帝,最后被郭药师和内奸剿灭。

所以杨凌几乎就可以高度判定,失去了萧干的支撑的大辽,根本就是不堪一击,而且那个时候兵临城下,萧干逃遁,对于剩下的大辽死忠之人的打击有多大,是显而易见的。

杨凌的笑容突然猛地一凝,他突然想到一个相当蛋疼的问题,总不能和老种坦白交代萧干道最后会放弃两面受敌,不能据守的燕京,那样岂不是显得自己也太妖孽一些,恐怕自己会被拉出去解剖研究啊。

良久之后,杨凌才缓缓的道,“兵临城下,燕京不稳,残辽就剩下这最后的一点骨血,老种相公明鉴,这个时候的燕京城中难道就太平了,还不是有不少辽国的汉臣思归,辽军如今就只能倚靠高粱河据守,那个时候城中兵力空虚,南归之士安能不抓住这个机会,效忠大宋,届时又有一支奇兵扑城,兵力,时事均在我们一边,末将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战事还有任何被翻盘的可能……”

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动(十七)

事情的关键便在于此,一个中国人是龙,两个中国人是虫,一心只晓得勾心斗角的国人,在外敌当前作死,那个时候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老种相公点了点头道,“某知晓了,不过神策军究竟能够担当的位置,不知道你的心中,是否有一番计较?”

杨凌打了个哈哈,他如何听不出来老种言语之中的抬举之意,搞不好这北伐的差事自己便真的有机会分上一杯羹。

杨凌心中却是不想再出风头了,当下便是尴尬的笑道,“咳咳,好叫老种相公知晓,这北伐大功人人都是眼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梦都在想,不过我们西军难啊,上上下下十几万的人口,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杨凌心中便是如此料定,既然北伐的局面已经被自己一手促成,而照现在的局面看来,童贯老种都是宿将,肯定能够将这场战事完好的打下来。

可是自己却是前面拼得太狠,现目前就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物,接下来好生的收敛锋芒才好。

“咳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