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大部,成为中亚第一大国。为了扼制西辽的强大势头,一些中亚国家会同西亚各国组成十万联军攻打西辽。

当时耶律大石手头只有两三万人马,组成汉人、契丹人和突厥三部,他利用地势,将西亚联军引到一个大峡谷内,而将自己的三部人马迂回到西亚联军左、右、后三侧,借助峡谷,形成了两三万包围十万的局面,最终将西亚联军歼灭。

耶律大石从三十六岁参加燕京保卫战,四十六岁建立西辽,到五十六岁去世,总共二十年的军事生涯,他以最初的200人,发展到后来的9万多户,其中还不包括附属国,疆域在中亚和东亚仅次于金国,繁荣程度在中亚地区首屈一指,以至于很多到西辽的人都不思回返。

耶律大石死后,西辽又持续了近百年,一直到后来成吉思汗时代,乃蛮部被成吉思汗所灭,乃蛮部首领的儿子屈出律投奔西辽并篡夺了西辽的领导权。

成吉思汗派哲别消灭屈出律,西辽灭亡……

西辽灭亡后,西辽的一些旧臣又跑到西亚地区建立了后西辽,这个犹如镔铁一样坚强的民族,这才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第一百七十章 马蹄急(十七)

耶律大石就只是静静的伫立在门口,这位大辽足以与萧干比肩的人物,在这个适时的时候,选择将自己的锋芒收敛了起来,如果说,大辽在此时节,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就只能是大石林牙和萧干争权,一山不能容二虎的道理谁都是懂得的,可是林牙不是不敢争,而是不能争,大辽,实在是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动荡了。

更何况,是这么两个实力都强得不得了的当世枭雄,大石林牙选择了避让,就在这个时候,大门之处,传来了爽朗的笑声,“林牙前来,何须通禀,某这里的大门却是随时敞开,何人敢阻拦,某的刀口可是锐利得紧。”

大石林牙眉头忍不住一动,便是不动声色的行了一个军礼,“大王面前,大石怎敢僭越不知礼数!”

萧干上前挽住耶律大石的手:“林牙在这里站着作甚,且随某进府,美酒佳肴,早已经是准备好招待我大辽最英勇的儿郎。”

耶律大石轻声道了一句,“岂敢劳大王如此谬赞!”说完之后,二人便是走向院中,耶律大石微不可查的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了一步,看起来便是犹如萧干领其而入。

宴席之上,还是有歌女舞袖,在吃食和菜肴之上,这席面都是与宋人毫无二致,由此可见,大辽已经深为汉族所王化,在场之中,还有十几员将领,都是在军中实权一般的中流砥柱,耶律阿古哲,己室八斤等人郝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场诸将,便是隐隐约约分成了两大派系,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就是紧紧跟随着上首两人而动,萧干和耶律大石。

这一场酒宴,表面上看,萧干虽然笑脸相迎,一应功夫都是做到极处,可是下首诸将心中都是明白,今日显然就是萧干和耶律大石的摊牌局面。

酒过三巡,歌舞渐消,萧干忽然叹了一口气,耶律大石,便是举杯问道,“大王今日兴致,怎地不高,但有何事,不妨说出来,某或许能为大王解忧……”

萧干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声,“林牙啊林牙,国事如此,你我纵然可以纵酒高歌,可是这等景象,不知道还能延续几日,宋人已然再度北伐,这一次却是换了种师道打主力,此人宿将,恐怕不是刘延庆那般好对付,某这几日深忧此事,不知林牙有何见地?”

萧干身为大辽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可以节制大石林牙,可是能否管得住,还看大石林牙愿不愿意听话,一般来说,身为帝国最高统帅,这等话,便是只能关起门来,与耶律大石私下里商谈,当着诸位将领的面,透露出没有丝毫把握的心态,无疑会让他们更加没有底。

而萧干却偏偏选择了这样做,言外之意,实在是令人有些捉摸不透起来。

耶律大石抬手请酒,只是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不过就是以举国之力誓死力战而已,大王还请善惜此身,莫要过多忧虑,时也,命也,某等只需全力而为,结果如何,全看天数。”

萧干捋了捋胡须,看着耶律大石道,“某何尝不知死战的道理,燕京乃我等最后屏障之所在,多少王公贵卿尽在此处,燕京一但失陷,某等皆是无家之人,阿保机先皇基业便是毁之一旦,可是以林牙胸中韬略,难道没有良计,可破敌军?”

耶律大石沉吟了片刻,便是道,“当下之局,迫在眉睫,某等自然没有退路,只有依靠高粱河一战,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