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回哪里去。 申时行回去了,王锡爵却多了个心眼,趁人不备,竟然溜了进去,见到了张居正。 '1130' 眼看人都闯进来了,张居正无可奈何,只好带病工作。 王锡爵不说废话,开门见山:希望张居正大人海涵,不要打那四个人。 张居正唉声叹气: “那是皇上生气要打的,你求我也没用啊! ” 这话倒也不假,皇帝确实很生气,命令也确实是他下的。 这种话骗骗两三岁的小孩,相信还管用,但王锡爵先生……已经四十四了。 “皇上即使生气,那也是因为您!”这就是王锡爵的觉悟。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居正无话可说了,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

见此场景,王锡爵感到可能有戏,正想趁机再放一把火,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他

做梦也想不到的。

沉默不语的张居正突然站了起来,抽出了旁边的一把儀,王锡爵顿时魂飞魄散,估计对方是恼羞成怒,准备拿自己开个儀,正当他不知所措之际,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九五至尊,高傲无比,比皇帝还牛的张大人扑通一声——给他跪下了。 没等王学士喘过气来,张学士就把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边架一边喊: “皇帝要留我,你们要赶我走,到底想要我怎么样啊! ”

面对无数居心叵测的人,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张居正一直在苦苦支撑着,他或许善于权谋,或许挖过坑,害过人,但在这个污浊的地方,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实现救国济民的梦想,这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他的忍耐终于到达了顶点。

张居正跪在王锡爵的面前,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你杀了我吧!你杀了我吧! ”

王锡爵懵了,他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高不可攀的张大学士,竟然还有如此无奈的一面,

情急之下手足无措,只好匆匆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张居正发泄了,王锡爵震惊了,但闹来闹去,大家好像把要被打屁股的那四位仁兄给忘了,于是该打的还得打,一个都不能少。 万历五年(1577)十月二十三日,廷杖正式执行,吴中行、赵用贤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廷杖八十,这么看来,师生关系还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到关键时刻能顶二十大板! 事情前后经过大致如此,打屁股的过程似乎也无足轻重,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十分有

趣的地方——打屁股的结果。 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挨了同样的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1131' 在这次廷杖中,张居正的两位学生在抗击打能力上,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特质,吴中行

被打之后,差点当场气绝,经过奋力抢救,才得以生还,休养了大半年,还杵了一辈子拐杖。 但赵用贤就不同了,据说他被打之后虽然伤痕遍布,元气大伤,却明显能扛得多,回家后躺了一个多月,就能起床跑步了。

这是一个奇迹,同样被打的两个人,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

以科学的弁度,严谨的精神,去详细分析一下这个明代特有的发明——打屁股。 关于打屁股问题的技术分析报告 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是明代的著名特产,大庭广众之下,扒光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

股,几棍下去,皮开肉绽,这就是许多人对打屁股的印象。 然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打屁股,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那是个技术工种。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明代的廷杖是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因为那跟你在家挨打不

一样,你爹打你,无非是用扫把,小棍子,惨无人道点的,昀多也就是皮带。 但廷杖就不同了,它虽然也用棍子,却是大棍子,想想碗口粗的大棍以每秒 N米的加速度向你的屁股着陆,实在让人胆寒,所以连圣人也说过,遇到小棍子你就挨,遇到大棍子,你就要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而执行廷杖的人,基本上都是锦衣卫,这伙人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随手

一抡,不说开碑碎石,开个屁股还是不难的。 所以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无意外,二十廷杖绝对足以将人打死。 但一直以来,意外始终在发生着,一百杖打不死的有,一杖就完蛋的也不缺,说到底,

还要归功于我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纵观世界,单就智商而言,能和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