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远远的,拿火点燃再打出去。

经过孙元化的培训,城头的明军大都熟悉规程,严格按安全规定办事,然而在二十五日这一天,由于城头忙不过来,一位通判也上去凑热闹,一手拿线,一手举火,就站在炮尾处点火,结果被当场震死。

但除去这起安全事故外,整体情况还算正常,大炮不停地轰,后金军不停地死,然后是抢尸体,抢完再烧,烧完再打,打完再死,死完再抢、再烧,死死烧烧无穷尽也。 直至那历史性的一炮。 到底是哪一炮,谁都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寒冷的一天,漫天的炮火轰鸣声中,有一炮射向了城下,伴随着一片惊叫和哀嚎,命中了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到底是谁,至今不得要领,但可以肯定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不会坐在黄帐子里(并及黄龙幕),也不会让大家如此悲痛(嚎哭奔去)。 对于此人身份,有多种说法,明朝这边,说是努尔哈赤,清朝那边,是压根不提。 这也不奇怪,如果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在一座孤城面前,对阵一个无名小卒,被一颗无名炮弹重伤,实在太不体面,换我,我也不说。 '1535' 于是接下来,袁崇焕看到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景象,冲了两天的后金军退却了,退到了五里之外。 很明显,坐在黄帐子里的那人,是个大人物,但按照后金的道德标准,死个把领导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实在是件相当奇怪的事情。 第二天,当袁崇焕站在城头的时候,他终于确信,自己已经创造了奇迹。 后金军仍然在攻城,攻势比前两天更为猛烈,但长期的军事经验告诉袁崇焕,这是撤退的前兆。 几个时辰之后,后金军开始总退却。 当然努尔哈赤是不会甘心的,所以在临走之前,他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了宁远城边的觉

华岛上,那里还驻扎着几千明军,以及上万名无辜的百姓。

那一年的冬天很冷,原本相隔几十里的大海,结上了厚厚的冰,失落的后金军踏着冰层,向岛上发动猛攻,毫无遮挡的明军全军覆没,此外,士兵屠杀了岛上所有的百姓(逢人立碎),以显示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并向世间证明,努尔哈赤先生并不是无能的,他至少还能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

宁远之战就此结束,率领全部主力,拼死攻击的名将努尔哈赤,昀终败给了仅有一万多人,驻守孤城的袁崇焕,铩羽而归。 此战后金损失极为惨重,虽然按照后金的统计,仅伤亡将领两人,士兵五百人,但很明显,这是个相当谦虚的数字。 数学应用题1:十门大炮轰六万人,轰了两天半,每炮每天只轰二十炮(昀保守的数字),问:总共轰多少炮? 答:以两天计算,至少四百炮。 数学应用题2:后金军总共伤亡五百人,以明军攻击数计算,平均每炮轰死多少人? 答:以五百除以四百,平均每炮轰死 1。25人。 参考史料:“红夷大炮者,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数十尺,断无生理。 ” 综合由应用题1、应用题 2及参考资料,得出结论如下:每一个后金士兵,都有高厚度的装甲保护,是不折不扣的钢铁战士。 扯淡就此结束,根据保守统计,在宁远战役中,后金军伤亡的人数,大致在四千人以上,损失大量攻城车辆、兵器。 这是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后金军的第一次总退却,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战败。 '1536' 或许直到昀后,他也没弄明白,到底是谁击败了他,那座孤独的宁远城,那几门外国进口的大炮,还是那一万多陷入绝境的明军。 他不知道,他的真正对手,是一种信念。 即使绝望,毫无生机,永不放弃。 在那座孤独的城市里,有一个叫袁崇焕的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

他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了。

因为七个月后,他就翘辫子了。 天启六年(1626)八月十一日,征战半生的努尔哈赤终于逝世了。 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被炮弹打坏的,也有的说是病死的,但无论是病死还是

打死,都跟袁崇焕有着莫大的关系。 挨炮就不说了,那么大一铁陀子,外加各类散弹,穿几个窟窿不说,再加上破伤风,这人就废定了。 就算他没挨炮,精神上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有点心理障碍十分正常,外加努先生自打出道以来,从没吃过亏,败在无名小卒的手上,实在太丢面子,就这么憋屈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