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黄虎特别打了招呼,说军刀检查组也已经来了,对我们学校几位军刀后备人员考查了,所以我一定要万无一失,不然就完了。我到各小队跑,告诉一些注意的地方,让大家小心。晚上还把四队所有人拉出去练了一遍才放大家回去睡觉。

。。。。。。

。。。。。。。

终于迎来的大阅兵仪式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各大队早早的在阅兵场上列队等候前来检阅的首长。

阅兵场上披红披绿,红旗飘飘。前来观礼的观众把四周围的水泄不通,若非有荷枪实弹的哨兵拱卫四周,我真怀疑他们要挤破看台上来观看了。

环形的跑道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队绿色的方阵,这里象是屏蔽了一般,看台上那嘈炸的声音根本无法传递进来,安静的能听见急促的呼吸声,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尊雕塑,任由斗大的汗珠洒落,未见一丝的晃动,只是那张张凝重的面孔背后,跳动着颗颗火热的心,热切期盼着那激动的一刻的到来。

首长总是迟到的,但是太阳不会偷懒。阳光越来越灼热,大家也就越来越焦躁。我怕他们到时候会发生意外情况,四处巡视,让各小队长安抚好各队的同学,教官也好几次转回身,用他那严厉的眼光制止那些窃窃私语的同学,他叫过我让我四对个处跑跑,不要出现娄子。这可是在关键时刻,决不能现在掉了链子,看台上可是有很多人在看着呢。

首长们终于到来了,在校长、政委的陪同下,几十位身着金星闪耀的将军服,从跑道的那一端,走上阅兵台。阅兵台的两侧和前方,分别悬挂着 “保持人民军队本色”、“军队的明天更美好”等巨大横幅,主席台前的草坪上,用鲜花摆成的“八一”军徽格外引人注目。

。。。。。。。

。。。。。。。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当时新华龙刚刚成立,华龙人民解放军以催枯拉朽的推翻了国民党军队取得全国大解放,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天安门前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开国大典的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阅兵式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列队,接受阅兵司令员的检阅;分列式在行进状态下实施,各受阅部队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

开国大典阅兵是在华龙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举行的,华龙解放军以胜利之师的姿态经过天安门。

当时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编成,陆军各方队由步兵199师、独立207师619团和临时编组的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编成;接着,步兵师以3个建制步兵团和临时编组的冲锋枪、轻机枪、通信、重机枪、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各一个营的阵容接受检阅。炮兵师以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都用中型卡车或十轮大卡车牵引,颇为壮观。在1949的年的阅兵式上,空军方队以双机、三机编队为主,包括P…51型歼击机中队、蚊式轰炸机小队和PT…19型、L…5型教练机小队编成。

当时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编成,海军和空军数量很少。受阅武器属于万国牌,都是从敌军手中缴获而来。当时海空军还没有成立总部机关。但还是有海空军部队参加阅兵,表现出解放军发展的方向,那就是海陆空三军联合发展的趋势。

。。。。。。。

。。。。。。。

“同志们好”

“首长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