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荣禄现在可以永远效劳于那个他托付了整个生命的女人了。

梅姑娘则成为了她所钟爱的男人的妻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六、荣禄的婚礼(1)

荣禄要派一顶花轿迎接新娘,去迎娶那没有父母双亲的孤女梅姑娘。

按规矩,梅姑娘不能在皇宫里出嫁。

慈禧一手操办婚事。事无巨细都要经过她考虑。她要把荣禄的婚事办好,要让荣禄的婚礼在京城里好到空前绝后。于是慈禧就把无家可归的梅姑娘送到她侄媳妇福晋惠夫人的私人府第,在那里做一切准备工作;如果梅姑娘父母在的话,这些准备工作是应该在父母家做的。

荣禄从家里派出一顶八抬大花轿去迎娶新娘。他站在自家庭院的门口,脸上毫无欢颜,没有做新郎的喜悦,也没有那种对心上人的热切期待,这肯定会让旁观者感到疑惑不解和失望。倒是在他脸上可以看到一个游子的忧伤:一个人要离开可爱的家乡,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要离开自己深深眷恋的亲人。他即将娶回一位新娘,慈禧的一等宫眷,一位美艳绝伦、雅致无双的贵族淑女;但是他又正在失去另一个女人,她的柔姿倩影、花容月貌将永远保存在他内心深处,直到海枯石烂。

他心重似铅,脸上写满了忧伤。他悠悠地看着轿夫抬着八抬大花轿疾步离去,并且很快就将为他抬来慈禧钦赐的妻子。

大花轿进了惠夫人的庭院。现在谁也不能看新娘的脸,于是轿夫放下轿杆就退出了庭院。两名喜娘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是荣禄家的亲朋好友。只有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丈夫健在的妇女才能充当喜娘。喜娘陪伴着新娘来到花轿前,小心翼翼地将她送进轿子,挂上轿帘。新娘——梅姑娘,坐在轿子里,两颊升起两朵红云,她那娇美的脸蛋令人销魂,激动和对婚姻美好的想往使她的容颜红如胭脂。她身穿一袭红色素袍,头发遵照满洲处子的打扮,在玲珑的额头两侧隆起两个发髻。不管荣禄对她怎样,她的美梦成真了,她要做他的新娘了。她崇拜他,就是在得知他并不爱她的时候,她也崇拜他。哪个女人不聪明?梅姑娘想,他的心不在她身上,但是,假如她用海洋一样宽广无际的柔情去感化他,过一段时间,他会意识到她深深爱恋着他的时候,也许会给她一些爱?这也许是她的希望。只要存在希望,不管那希望是多么渺茫,那就会有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

八名轿夫又被召唤回庭院。于是他们重新调整了轿杆,抬起了轿子。八名苦力踏着舒适的步伐,优哉游哉地踏上了去新郎家的路程。荣禄来回踱着步,他真希望地面能裂开一条缝让他钻进去。他试图望穿通往未来的时间隧道,看看他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他要娶一个他不爱的女人为妻。不过在中国爱情常常并不通过婚姻来体现。也许慈禧的安排是无比合适的。但是关键在于他热恋的是慈禧,当她是兰儿的时候,他就为她疯癫、为她痴狂;现在,只要他还活着,那么总可以存在着这样的希望:也许将来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可能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他会拥有他那很久以前的恋人,因为他知道在他心灵深处,他已经拥有了她。

荣禄就这样地踱着步,沉思默想着。

就像在惠夫人家一样,荣禄家也有两位喜娘。两个年轻人就要在新的生命之海的惊涛骇浪中启程了,四位长者要按照传统习俗把生活和婚姻方面的一些知识传授给他们。庭院里传来了喧闹声,两名喜娘和荣禄一起走出庭院去迎接新娘。惠夫人家来的两位喜娘跟在花轿后面。在花轿旁,她们与荣禄家的两位喜娘接上了头。

落轿后,轿夫们被打发走了。这样,他们就不会看见新娘了。

轿帘打开了。梅姑娘脸上被迅速地抹上了米粉。这不是为了美化新娘,而是为新人求得吉祥。同时,一块处女的红面纱罩在她的脸上。随后,她下了花轿,低垂着头,以便能够看到她眼下面的一小块地面,庭院其余部分就都被红面纱挡住了。离开花轿两步远,一个蒙古马鞍横躺在通向荣禄家房子的路上,新娘必须跨过这个马鞍,这是一种象征,人们只知道这表示吉祥,而它的真正意义已在岁月的长河里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再走几步,还有一个小炭火炉,新娘也必须从上面跨过去。这也是一种古老的仪式,与跨马鞍的意思差不多。这只是满洲礼仪,汉族则略有不同,也是为了祈吉纳福。但两者的象征意义是相似的。

十六、荣禄的婚礼(2)

于是在四位喜娘的陪同下,梅姑娘第一次走进了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