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

苏小恬的沉稳曾经给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曾经与她一同参与学生会工作过的现任高中部学生会会长周沫说:“我们形容她就是一个处事不惊的人,开始大家觉得她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比较平静地面对,时间长了才知道,其实她是经过大风大浪之后才变得沉稳,看起来一副平静的样子,其实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有着无比的波澜。”

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

学生工作锻炼了苏小恬的能力和胆识,增长了她的阅历和见识,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当我真正走近她并且成为学生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的时候,我对〃学习〃二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包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本来是这么想的,可是同学们提出其他意见,我们到底是该接受还是该考虑,或者干脆拒绝不考虑,这也是对责任心的一种培养。不仅仅局限在学习这种很单纯的事情上。”

接着,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她为学生活动拉赞助的事儿,下面就是那段采访实录。

苏小恬:我开始觉得拉赞助挺难,实际上挺简单。当时我们要办一个主持人大赛,听说有学生的家长是办齿科的,就跟他谈时间,把他约到教育处,说我们需要几个奖项,什么奖品。因为他们是齿科,我们学校学生还这么多,肯定是有发展空间的。而且他们的齿科好像是刚刚办成,很需要宣传,他给我们赞助了几千块钱,是以代金券的形式,同学们可以去看牙。齿科这个算是谈成功了。

笔者:当时你们还住校呢,拉赞助不方便吧,还想过其他办法么?

苏小恬:我一般不出去,都是把对方约到学校来。还有,我们学校的食堂不是经常进货么,跟康师傅、辉山乳业、可口可乐都有联系,我就找管理食堂的主任,让他帮我联系到他们,我再跟他们面谈。

笔者:有没有失败的例子?

苏小恬:当然有。最开始,我是通过114查北方图书城、何氏眼科、佳生护眼灯这些企业的电话,但是因为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还说你是学生,感觉信不过;再有他们说一般年初的时候做出一年宣传计划,但是到了年底就很难再拿出钱做这个了。

通过这些实践,苏小恬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她说:一位学生会的文艺部长曾经对我说,可能六年的育才生活之后我会忘记那些在日光灯下奋战到深夜的无数个晚自习,但一定不会忘记在学生会工作的日子。

“再也不会遇到这样负责任的大队长了”

小标题的那句话出自苏小恬小学时的大队辅导员运老师之口,当时苏小恬担任学校的大队长。苏小恬小学毕业时,运老师对赵宏说:“在苏小恬之前之后我都不会再遇到像她这样负责任的大队长了!”从苏小恬高中班主任宋老师那里我们也听到了类似的话:“她作为班长,班级管理特别周到、负责,完全能顶上一个副班主任的角色。”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8)

其实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苏小恬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说初中的学生会只是为了锻炼才干,那么高中的学生会则让我更进一步懂得了作为学生干部是为了什么,我意识到这其中远不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让我学会奉献和承担责任。明确了这一点,我参加学生会的主动性更大了。

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苏小恬曾经组织过育才学校高中部第一届挑战杯主持人大赛,为了那次活动,她付出了很多。

“当时我是负责灯光和舞台的,我发现她做事有一个特点,先把大体的工作想好再分块分配下去,之后她跟每一块的负责人沟通细节上的问题。那时候我们在教育处一起检查主持人的走台和串词,虽然已经检查了很多遍,有时候我们都感觉没什么问题了,但苏小恬总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其中一个词用得不好就再换一个。她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有的时候我们只顾钻研细节了,她却能马上又回到大体上,总能在别人忽略的地方下功夫。”高中部第十八届学生会主席周沫说。

母亲赵宏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组织第一次挑战杯主持人大赛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说没有时间取定做的奖杯,让我帮助取一下送到学校,当我晚上五点到学校的时候听说正在彩排,我在校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后来是两个学生会的同学出来取走了奖杯,那天晚上他们都没有吃上晚饭,晚上十一钟她给我打电话说彩排发现了很多问题,当时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