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忆说。

短暂的补习生活结束之后,张硕顺利地考取了东北育才学校。据父亲介绍,张硕在中学阶段从来没有补过课,除了课堂所学之外,基本靠自己看书。

在当今的教育界,补课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每一个学生、家长、老师对此都有各自的理解,张硕说:“我最初认为在学校跟不上才需要补课,高中时我们住校,每周末回家,很多人都利用这段时间出去补课,我觉得周末好容易回一次家,想跟爸妈好好呆一会。另外,我当时成绩挺好的,就没有补课的想法。”她还根据自身的体会分析了补课风盛行的一些原因,“如果学校的教育方向把握好了,出去补课的人就会少很多,比如老师上课重点的问题讲不到,或者考试超前考。还有的老师觉得反正学生都出去补课,课堂上讲得差不多就行,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出去补课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另外一个就是风气,如果身边的同学都补,你要是不补,在心理上就输给别人了,即使你能力真的比别人强,也会怕考不过别人。”最后她总结说:“我觉得正常在学校学的内容就足够了,不应该出去补课,而且补课花钱很多,家里收入比较高的还行,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一般家庭,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个挺大的负担。”

。。

从小对孩子苛刻点(3)

有一个这样懂事的孩子,张兴武和张秀萍夫妻俩应该是很幸福的,也是很让人羡慕的。但是正如前面讲到的,正是因为在孩子幼年时期,家长的苛刻和用心良苦,才达到了张兴武所说的“把孩子扶上正轨的效果”。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

对于很多曾经走过的人来说,中学阶段充满了沉甸甸的回忆,这是一个蜕去童贞、奔向成熟的过度阶段,各种奇思妙想泉涌而出,正如张硕所说的,“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

“中学阶段的教育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初三时候那次去日本富山中部高中交流的机会”,“育才”每年都会通过比赛等各种方式挑选日语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赴日交流,在育才学校校刊《优才摇篮》(第25期)中我们看到了张硕从日本归来所写的文章——《东洋风情——记在日参观访问见闻》,开篇写道:

大陆一点点缩小,再缩小,最后渐渐从视线中消失。安然地坐在飞机的沙发椅上,3秒钟的时间就让手表的分针走了一圈。于是,初次乘飞机的喜悦与不安和即将踏上异域土地的期盼与紧张在心中膨胀着。当那份心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存在于心中的时候,当那份心情即将溢于言表的时候,陆地再次出现在眼前。

“那次到富山我去了一周,虽然之前学了三年的日语,但跟高三的同学比起来还有差距,不过简单的日常会话是没什么问题的。”接着张硕说起了当时在日本的一些见闻,“在日本有路面电车,而且富山相对来说是个小地方,坐车的时候常常是从上车的地方买票,下车的时候没有人收票,直接把车票放在一个铁盒子里,如果想逃票非常容易,但是没有人那么做,城市井然有序。”

日本的水好,富山的水更是好中之好,凡是可见的自来水都可以直接饮用,神通川的水更是清而又“青”。尤其是“五个山”的河水与黑部的湖水,青翠的水,泛着光,透着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硕在文章中这样描绘了富山风情。

回忆起当时的接待家庭,张硕说:“接待我的日本家庭是一个七口之家,大概父亲是长子,所以跟祖父母住在一起,另外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在日本,物品的个人所有观念十分强烈。爸爸的就是爸爸的,妈妈的就是妈妈的。跟接待家庭一同去爬山的那天,父亲带的是老式调焦相机,而母亲用的是一次性相机。母亲看到我的相机还问:“这相机不错,是不是你爸爸的?”愣了半天我才解释清楚这是我家的相机。当时母亲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刚才的我。

“我觉得日本教育跟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父母很少干涉孩子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如果出门,都要跟爸爸妈妈说去哪了,回来再说说情况,而日本孩子出去的时候说声‘出去了’,回来的时候说声‘回来了’,父母很少过问,孩子大部分事情都由自己安排,独立能力和个人意识比较强。”虽然父母管得少使孩子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但是张硕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减少,“所以我觉得,在日本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要比中国淡得多”。

以学生身份进行的赴日交流活动,学校是考察的一大重点。“我觉得中国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