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为市希望之星,并获得了全国万名好少年的光荣称号。所写文章多次获奖并被收录成书。高中时期参加全国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获得沈阳赛区第一名;1998年在辽宁省中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并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取得好名次。

据王红讲,王岭在学习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偏科,“在理科方面他虽然不是绝对的尖子学生,但他不偏科,只要不是特别难的题他都能做出来,而且文科方面语文、外语都很好。日语班的学生把日语作为一个特长来学,其他学科跟别的班一样进度,而且考试排名次也不算日语成绩,即便这样,在高三时的几次模拟考试里,他考过全年组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在备战日本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本是理科生的王岭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虽然父母表示反对,但他对自己做了认真地分析:虽然理科不错,但是单科拿出来却不能跟那些参加国际竞赛的尖子生比,那些人才是将来理科方面的顶尖人才;而且自己的文科要比理科好,在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王岭以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说服了父母。

时至今日,虽然王岭已经中学毕业多年,但老师们提起自己的爱徒仍然神采飞扬、赞誉有加。王岭初中时的班主任陆远老师说:“这个孩子说日语特别流利,每次考试都考不败,英语演讲、日语演讲、语文演讲,他都能给班里拿到好成绩,歌唱得也特别好,是个参加各类活动的活跃分子。”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宋玉良老师说:“王岭对学习特别专心,有拼搏的韧劲,同学关系好,班长工作也比较周到,即使不去日本留学也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行文至此,我们产生了一种希望时光倒流的想法,去体验一下王岭读书时那个诱人的校园――挥汗如雨的苦读,激情彭湃的宣讲,情意深长的歌唱,与这样一位青年为友,相信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如今,身在东瀛的王岭正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2003年4月,王岭荣获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称号,并赴美交流。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内容安排得相当充实,他为我们描述了那段经历:

最宝贵的经验是和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汇聚在纽约这个大都会,尽管种族、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社会背景等等都不相同,大家还是可以分享友谊,畅谈理想。

用目标为人生导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目标的确立。”王红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审视王岭的成长轨迹,正是一个经过不懈奋斗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

母亲王红是一位明智的家长,她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助力,“王岭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总去打听哪个中学比较好,非常重视这些,我总觉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家长应尽的责任,你应该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现在哪条路比较好走,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儿子。”于是,报考育才中学就成了王岭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目标。小学五年级时,王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预备班,又经过一年的选拔,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式进入东北育才学校日语特长班,成为日语班成立以来招收的第三批学生。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8)

在预备班学习的一年时间里,王岭了解到东京大学,了解到这样一所世界知名学府的相关情况,于是,他萌生了报考东京大学的想法。升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一目标变得愈加清晰,终于在2000年,王岭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获东北育才“大友太郎奖学金”,并于当年10月赴日本留学。

2001年3月,王岭以771分的成绩考取了东京大学法学部,而满分是800分,他的这个成绩创造了当时日本文科高考历史上的一个新记录。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按照惯例,东京大学法学部每年只招收一名私费留学生,可就在那一年却破格招收了两名留学生,一名是王岭,还有一名学生来自韩国,大王岭五岁,在日本学习多年,也非常优秀。在非此即彼的考量中,面对两名同样优秀的学生,校方做出了两全的选择。

当我们请王岭为后辈学子介绍一下报考东京大学的经验时,他回答说:“由于各类程序最近两年来有所变更,我的经验已不足为鉴,但学习成绩优异,有自信心是考入‘东大’所必须的。”也许没有方法的方法才是最高境界,优异的成绩和充足的自信,相信王岭当年也是凭借着这些博得了东大的青睐。

认准了目标的王岭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