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沙渺渺正色道:“老夫能官授何职?”

六不和尚道:“皇宫内侍副总管,或是同知、知府、巡按使、布政使七品以上的文官都可。”

沙渺渺目道:“何以保证?”

六不和尚凝视沙渺渺片刻,缓缓地从腰间取出一物:“你看过此物,就知道本和尚没有骗你!”

沙渺渺接过此物捻火,仔细看过,递还给六不和尚,仰面向天道:“苍天有眼,老夫终可讨得一官半职,衣锦还乡了。”

六不和尚再次发问:“准备得怎样了?”

沙渺渺拿过银票塞入怀中,这才开口道:“一切准备就绪,决不会有半点差错。”

“很好!”六不和尚点点头道:“声音复又一沉,闽少南的宝藏图有把握盗到手?老夫从不做没把握的事。”

“可闽少南图不离身,况且……”老夫绝不会误事。

“事关你我前程,务须小心谨慎。”

“告辞。”

话音甫落,清风吹拂,一线淡淡的影子已飘曳在灌木丛外。

六不和尚久久住立着。

良久,他注视着灌木丛外的目光,转注到天空上,鼻也里发出一声阴冷而低沉的冷哼。

虽然还未到十五,天空的月亮已是溜圆。有人说,真正月圆日不是十五,而是十六。

可也有人说,十四才是月亮最圆的日子。

十二个月中,有单日,也有双日,二月还有二十八天的时候,八月十五也没有月光的时刻,谁能说,谁对谁错?

实际上,对人们来说,这已无关紧要,十四、十五、十六的月亮,大致上也差不了许多,只要是圆月就行。

圆月灿烂的光华,洒照着天津城内西南隅一座巍峨巨宅。

巨宅门前,八盏高挑的大红灯笼,照亮了朱漆大门横匾上新装镶的“魏公府”三个粉金大字。

虽已是深夜,大门还开着。

透过门坎望去,可见彩色灯笼发中蛛网似地布满了整个大院,—熠熠的灯笼彩光使天空的圆月也失去了光彩。

有人在高声吆喝,有人在匆忙夺跑,八月十五日,是闽大公子的大喜之日,魏公府的人已忙碌了整整一个月,但没忙个完。

闽佳汝声称,要把他与钱小晴的事,办得比皇太子成亲还要热闹。

闽少南则扬言,要把儿子的这次婚宴,办成一次武林盛会。

为此,魏公府的人还在忙碌。

游动的灯笼,火把,奔跑忙碌的人群,使魏公府像只闪光的怪兽,在黑夜中蠕动。

府内,四进花庭。深庭后院,走廊、树校花上依然是彩灯星罗密布,光华耀眼夺目。

不过,这里与前、中、内三庭不同,没有咆喝,也没有人奔跑。

两旁是厢房。

每间房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房内也亮着灯光。

院左角是杂屋,屋里也送着光亮。

右角一道高逾三丈的红墙,围位了一拣以红木建造的雅致小阁楼。

这里曾是魏公府的禁地,这座阁楼便是擅入者杀无赦的仙霄阁。

然而,这已成为了过去。

现在这座仙霄阁是小王爷闽佳汝与钱小晴的寝楼。

红墙上接满了灯笼,月牙洞门缀满了鲜花。

一条铺满鲜花青石小径,,直通到坡须被小树林技所掩田的仙霄阁前。

阁楼上刻意布置成八封阵式的石丛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花圃,恬静、雅典,在明净的月光下,一切都富具着诗意。

阁楼上下两层房间里,如同院内的房间一样,无一例外地亮着灯光。

每间房间必须亮灯,这是闽少南的命令。

在魏公王府,闽少南的命令就是圣旨,谁能不敢违抗。

然而,后院一簇竹林旁,有一间小房里却是漆黑一片,门前也没有挂灯笼。

是谁这么大胆,居然而敢违抗王爷之命?

滤过竹林枝中的月光,洒到窗台上,透到了小房里。

这是一间装饰华丽,摆设高雅的书房。

红木书桌,桌上搁着绿藐笔架,笔架上搁着大内殿御用的泪竹毫笔,还有一只北宋著名的紫石端砚。

桌后的太师椅中端坐着魏公府的主人魏公王金刀闽少南。

月光透不到桌后,闽少南坐在阴影里。

看不清的他的脸,更无法知道他面部的表情。

他久久地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