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父亲不老,只因他终生读书。”

第1章(2)

柳北岸先生有一间书房,墙壁四周镶嵌着高达天花板的书橱,橱内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古人和今人的书。对于他来说,一日不可无书。他的几个孩子,分别是艺术界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人。这一份爱书的品质,是柳北岸先生当年颇费苦心而又不露痕迹地对他们培养而形成的。柳北岸先生回忆起如何教育孩子时笑眯眯地说:

“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满天满地,我一声不响地替他们收拾。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读,可是,他们见我读得津津有味,而满屋子的书又伸手可及,一个个都自动地成了爱书人。”

操作提示

行“言教”而更重“身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谈举止标准的提供者,是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的具体形象。“以教人者教己”,父母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自己都应首先具备。

支招二:从生活细节上给孩子做良好示范

方法示例

父亲带着儿子陈明明去湖边钓鱼。在规定的准钓时间之前,陈明明禁不住满腔兴奋,将鱼饵抛了下去,没想到一会儿竟然钓上来一条大鲤鱼。陈明明欣喜若狂,父亲也承认他从未钓过这么大的鱼。陈明明正准备把鱼拿下来,父亲却制止了他:“钓鱼的时间还没有到,这条鱼不能拿。”

陈明明向湖四周看了看,周围一片寂静,除了父子俩,没有别的人了。陈明明舍不得这条大鲤鱼,于是对父亲说:“如果放了回去,下次不一定能够钓到这么大的鱼了。”父亲说:“我知道,但你还是得把它放回去。因为时间未到。”陈明明不高兴地说:“这里又没有别人。”父亲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陈明明看到父亲坚决的神色,只好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中。

操作提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父母为榜样来模仿。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支招三:父母要言行如一、说话算数

方法示例

黎大东是个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他的父亲是工人,母亲下岗了。黎大东的父母对其教育是很严格的:放学后不许下楼玩;作业做不完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子游戏。如果违反,轻则责骂,重则痛打。可是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却没有让黎大东成为一个好孩子。

原来,黎大东的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事业”中,没有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身教。他们以为小孩子只要“管起来”、“打几顿”就会听话,可结果恰恰相反。

一次,他父亲在“连续作战”后回到家里,却发现儿子正和几个“小哥们儿”打扑克,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贴了不少纸条,他父亲立时火冒三丈,动手就打。黎大东一边大哭,一边喊:“我作业写完了。为什么你能玩麻将,我就不能打扑克?”一句话问得他父亲目瞪口呆。

操作提示

父母要求孩子言行端正,品德优良,就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论何时何地,父母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绝不能做那种说一套、做一套,在外一套、在家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在孩子面前,只有言行如一、说话算数,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才能让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心服口服。

第1章(3)

方法二: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完成。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沟通,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心灵的碰撞。

【教子现场】

司菁菁跟同学打架了,一身是伤地回到家。司菁菁的父母把她拉到一边,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打了一顿,然后才问她为什么跟别人打架。司菁菁人小脾气拧,不管父母怎么问,就是一声不吭。司菁菁的父母看着孩子不说话就生气了,又把司菁菁骂了一顿。

第二天,妈妈接司菁菁放学,去得有点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