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宝洁的灌输程序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培训和引导课程是用来引导新进人员进入公司,其后则期望他们研读公司的传记《展望明天》。公司里的人把这本书叫做“宝典”,描述宝洁公司是“美国历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具有“精神传承”和“始终稳定不变的性格……这种性格是以创办人一再宣称的原则、伦理、道德为基础,并且已经成为持久不坠的遗产。”公司的内部刊物、高级经理人的谈话和正式的培计教材都强调宝洁公司的历史、价值观和传统。员工不可能错过参观俯视象牙谷工厂的象牙谷纪念碑——共同创办人威廉·普洛科特的孙子威廉·库柏·普洛科特真人大小的向前跨着大步的大理石雕像,后面刻着这些文字:“他过着高贵、朴实的生活,信仰上帝,相信同胞天赋的价值。”

新进人员,尤其是公司中心的品牌管理部门的人,立刻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工作,或是和这个“家庭”里的其他人交往,向他们进一步学习宝洁的价值观和做法;公司设在由宝洁主宰的辛辛那提市,地理位置相当隔绝,更加强了全身心投入公司的意识。一位曾在宝洁工作过的人说得好:“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整天一起工作,整晚一起写备忘录,周末又彼此相见。”公司期望员工主要和其他宝洁人交往,属于同样的俱乐部,上类似的教堂,并且住在同样的地段。

在温情进步的员工薪资福利计划方面,宝洁公司有悠久的历史纪录,这些计划使员工和公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1887年,宝洁推出员工分红计划,是美国产业界持续不断最古老的分红计划。

· 1892年,宝洁推出员工入股计划,是产业史上的先驱之一。

·1915年,宝洁推出全面疾病、残废、退休、人寿保险计划——又是率先这样做的公司之一。

宝洁公司不但用这些计划作为奖励员工的手段,也作为影响行为、获得忠心奉献和确保员工严密契合公司的方法。宝洁的一份刊物描述了公司如何运用早年的分红计划:(威廉·库柏·普洛科特)认定,对于更加努力工作这件事表现得漠不关心的工人,应取消他们原本可以享有的红利,这些人的红利应该转发给其他关心这件事的工人。所以,他根据经理们评定的工人合作程度,制订了四个分红的级别,这样做大有帮助,可以确保形成正确的态度。

公司利用员工认股计划鼓励员工购买股票,促使员工在心理上高度认同。总之,有什么方法比员工用辛苦赚来的钱购买公司的股票更能促成员工相信这个组织呢?1903年,宝洁为了进一步强化员工入股办法,对分红计划订出限制,规定只有愿意承诺购买相当大笔股票的人才能分红。宝洁公司说:分红(从今以后)要直接和员工持有宝洁公司普通股的计划结合。想要有资格分红,员工必须购买现值相当于他一年工资的股票,不过可以多次付款,一次最少要付出他年薪的

4%,同时,公司会资助员工工资的21%,让员工购买那笔股票。

到1915年,共有61%的员工参加了员工入股计划,也因此在心理上成为宝洁公司完整的成员。纵观宝洁的历史,宝洁一直利用复杂的有形机制推行公司所期望的行为,从严格的服装规定、几乎不容许享有隐私权的办公室布置,到宝洁举世闻名意在统一沟通风格,“限定一页写完的备忘录(注①)”。

(①几乎所有的备忘录都限制在一页内写完,作为证明的文件另计,大多数宝洁人都遵守这个规定,但是事实上,有些宝洁人看过超过一页的备忘录。)

宝洁要求员工密切配合公司的规定适用全公司,适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和世界每一种文化。一位商学院毕业后加入宝洁、在欧洲和亚洲工作过、现已离职的人说:“宝洁的文化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派到国外时,公司明确告诉我,说我最重要的是必须符合公司的文化,其次才是符合所在国的文化。身在宝洁就好比属于一个独立国家。”宝洁CEO约翰·斯梅尔

1986年在一次公司的聚会上也说过意义类似的话:全世界的宝洁人拥有共同的锁链,虽然有文化和个性的差异,可是我们却说同样的语言。我和宝洁人会面时,不论他们是波士顿的销售人员、象牙谷技术中心的产品开发人员,还是罗马的管理委员会成员,我都觉得是和同一种人说话,是我认识、我信任的宝洁人。

宝洁和诺世全、IBM、迪斯尼等公司一样,展现出保守秘密和控制信息的强烈倾向。员工在飞机上工作,使用显示宝洁员工身分的行李卡片,或在公共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