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在心理上极其需要的胜利。

他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关麟征的“湘北大捷”指以他的15集团军为主的湘北正面战场,而他使用的“长沙会战”这一概念则是指由九战区组织指挥的,包括湘北、赣北、湘鄂赣边区在内的所有作战地域围绕诱敌于长沙城下聚而歼之的作战。胜利不是你一个15集团军的,这一点不能含糊。他听说关麟征为此暗中骂娘。骂归骂,事情还要这样办!

薛岳睁开眼睛,问坐在司机旁边的赵子立:“到了什么地方?”赵答:“唐田,一半路程了。”

汽车速度缓慢,车轮下是日军进攻时先修了个形状勉强通车、战后又派部队和民工加以整理的战时急造公路。战前薛岳组织民众毁路还田,这个“土”办法有效限制了日军重型火炮随步兵开进,大大降低了日军的攻击能力。在起草呈重庆的作战详报时,薛岳专门提到将这一条列入成功的经验。

湖南战场的枪炮声尚未停息,举国上下已开始欢庆胜利。新墙河、汨罗江、福临铺、营田、高安,这些有名无名的河流和小镇,跃然全国各大报刊,而薛岳、关麟征、罗卓英、王陵基等老名字再度被炒得滚烫,覃异之、史恩华等新名字顷刻间也变得家喻户晓。

10月10日是国庆节,重庆主要街道上已搭起几座巨大的胜利牌坊。在这些用松柏枝和鲜花缀成的牌坊上,“庆祝国庆暨庆祝湘北大捷胜利”几个镶金大字好生激动人心。这座战时首都的大街小巷,浓烈的节日气氛全都掺入了庆祝胜利的内容。一家商店门前大红绸布上书写着:“我们以歼灭日军来庆祝二十八年的国庆日,我们更要以最后的永久胜利来庆祝二十九年的国庆日!”在这对乐观的老板和老板娘看来,鬼子最迟明年投降是无疑的了。

祝捷声中,薛岳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2)

几天之中,薛岳收到国民政府、军委会、国民大会及诸多民众团体、党政要员、社会名流的贺电、贺信。其中他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蒋委员长发来的洋溢着喜悦的祝贺电文。对于薛岳,其实有这一封也就够了。

汽车减速,慢慢停稳。薛岳下意识地整理军容,振作精神。福临铺,碧水青山间一座小镇。今天将在这里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前天副官将一份请示电话记录给他时,他不假思索地签上“如拟”二字,又吩咐其他活动一律让路。这些天中,薛岳被记者、名流和各类活动,被鲜花、镁光灯、掌声和赞扬吹嘘的言辞团团围困。他需要这样一个活动,镇静一下自己的头脑,使他不要忘记战争和胜利的真正含义。

关麟征、张耀明、覃异之等人在车下迎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场合,人们平静地敬礼、还礼,简短的问候,没有一句寒暄。

部队已在一座向阳山坡前整齐肃立。数千名士兵,像一片年轻的丛林,他们全部穿着整洁的军装,全副战斗装束,钢盔乌亮,绑腿打得如同马上出发去进行一次远征。

青山之阳,一座崭新的墓碑。

呢制军服笔挺、将星闪亮的军官们在薛岳的带领下,手托军帽,缓步登上台阶。

铭联:“比家山千秋不朽,福临铺一战成功。”

碑文:“长沙地控南北,兵家必争之地,倭寇图之已久,营长史恩华奋战比家山,与全营壮烈牺牲。195师阻击福临铺,寇北退,长沙无恙,烈士之功不朽矣!”

铭联和碑文书法刚毅劲遒,出自195师师长覃异之之手。

将军们垂头,为死去的士兵默哀,三鞠躬。100名仪仗队员般英武的士兵整齐地向长空鸣枪。

枪声如雷、如雨,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在致哀的枪声可以飘到的一个小村落,一个普通的农家,举行着另一场祭奠。

福临铺罗家乡上南山村,第28军少校营长罗文浪告假回家,以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仪,为胞哥罗荫浓送行。

同村外村的族亲与更多是素不相识的农民们,川流不息地来到罗家设置为灵堂的堂屋,或鞠躬、或磕头,洒一把泪,焚一炷香。

灵堂正中放大的照片上,一位英俊的军人微笑着望着人间。他从军报国,经历台儿庄等对日大战,最后血洒赣北甘坊,遗体与战友们一道葬于修水的漫江。

此时,他仍以微笑面对无怨无悔的29岁的人生。

罗文浪和从另一个部队赶回来的弟弟戎装黑纱,站在母亲身后,白发人泪已哭干。

蒋介石致薛岳电文:

此次湘北战役,歼敌过半,捷报传来,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