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位居嫡出,当承洪基,以安四海。虽谦德有光,复谁与让?且天命所钟,孰得而辞?殿下宜蚤践大位,使臣民有所依凭,毋逊硕肤,以虚天下之望。〃

第66节:百折不挠(50)

火候差不多了。朱棣打算起驾入城。第二天十七日,朱棣像以往一样早早就起了床,众将士也都整好鞍马,准备随朱棣一同进城。

朱棣骑在马上,手揽着缰绳,缓缓的马步将他的身体有节奏地轻轻地颠摇着,更显出他的几分自得。朱棣今年是四十三岁了。长期军旅生括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阳光晒成微紫色的皮肤,结实的肌肉紧裹在合体的戎装里。两绺略带虬曲的胡须分在左右,一绺长髯飘在胸前。当年袁拱不是推算他年过四十,髯长过胸便会登九五之位吗?这句话如今就要应验了。朱棣那一双眼角略为上挑的凤目极为有神,他抬眼向前望去,一边是郁郁葱葱的钟山,一边是雄伟的城关。如今他把这一切都抓在手中了,如同牵住缰绳,将马骑在胯下一样。旌旗在空中飘舞,发出呼呼啦啦的声音,身后是威武的将士大队人马,眼前路旁是匍匐拜倒的人群,朱棣真是得意极了。忽然,从路边的人群中突出一人,横在朱棣的马前,朱棣不禁一怔,他身边的武士向前刚要阻拦,只见那人施过礼后从容说道:〃大王且留步,翰林编修杨荣有话要奏秉。〃此人敢在路上拦马,定是有要事要说,朱棣命道:〃请讲。〃杨荣说:〃殿下先入城耶?先谒孝陵耶?〃朱棣心中一惊,为什么没先想到这一层呢?自己以奉太祖皇帝宝训而起兵,又以恢复祖制号召天下,怎能不谒陵便入城呢?再说当初起兵揭出的一条理由就是由于奸臣阻挡,太祖病时不能侍药,死时不能会葬。朱棣心想,要不是杨荣进言,几乎误了大事!但朱棣毕竟是玩弄权术的老手,脱口说出:〃此行正为谒陵。〃尽管有了三推让,朱棣还是太心急了一点,他决定马上谒陵,做个样子给天下臣民看。朱棣将马头一拨,浩荡人马便向孝陵开去。

在孝陵,朱棣煞有介事,免不了一番欷殻Ц锌�<热灰阉荡诵惺俏�肆辏�敲蠢癖现�笾缓美苦位赜�恕5�馐庇�降奈奈渲畛家丫�炔患按�恕K�窃缫炎急负玫姆�莶荒芙裉炀驼庋�淇樟恕K�前逊�萋北“诜旁诼飞希�⑴趵戳嘶实郾ψ��棺×酥扉Φ穆恚�欢ㄒ�盟�情�U夥�萋北∈亲ü┗实凼褂玫模�亲罡叩燃兜囊钦蹋�渌�魏稳硕嘉拮矢袷褂茫�扉υ僖淮未侨弥�螅�谥钔跫拔奈淙撼嫉挠祷は拢�沼诘情��偈蓖蛩曛��胶衾锥�V扉ψ�陂�希�挂�俅伪戆祝�担骸ㄖ钔跞撼家晕�钭诿硪四�缬瑁�蛔诿硎轮兀�璨蛔愠啤=裎�谛乃�鳎�璐歉セ瘢�阊�谥尽V钔跞撼几饕诵�模�ㄓ璨淮�!ā �

大队人马起动了,长长的先导,长长的后卫。朱棣乘辇被簇拥在正中。自洪武三十一年起兵,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攻城略地,转战千里,通往帝座的道路是如此漫长,但如今要走到尽头了。南京城的大门,皇城和宫殿的大门为朱棣一路洞开。阳光普照,水秀山明。一个新的皇帝诞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一天是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

朱棣即皇帝位,改明年为永乐元年。

五、建文帝谜踪

朱棣如愿以尝地即皇帝位了,他的政治对手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却成了千古之谜。几百年前南京宫中的那场大火早已灰飞烟灭,人们对建文帝的寻找还没有停止。

1.相互矛盾的历史记载

关于建文帝在皇宫中的结局,官修的《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明太宗实录》修于宣德年间,由于政治原因,官修的实录一定是代表官方利益的。因此,一些关键和微妙的事常常被隐讳或用曲笔,是不可信的。按《实录》的记载,建文帝已被烧死,而且还得到了礼葬。有的说用的是亲王之礼,有的说用的是天子之礼 。无论是天子之礼还是亲王之礼都是极为隆重的,果然如此的话,有谁见过殡葬的仪式?坟墓在哪里呢?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建文帝被烧死,是符合朱棣的利益的。建文帝被烧死,就可以断绝天下人的希望和企盼,朱棣也可以安心地做皇帝了。建文帝活在人世,就是朱棣父子的一块心病。以情理推断,哪怕有一点可能掩人耳目,朱棣也会给建文帝办个葬礼、修个坟墓了事。正因为朱棣连自己都欺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