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寨,共四百四十所。拖雷尚不欲绝宋,大军东还,会兵陷饶风关,飞渡汉江,大掠而东。

前线警报如雪片一般,递入汴都,金主完颜守绪,急召宰执台谏入议。众臣均说蒙古大军远来,旷日需时,劳苦已极,不如在河南州郡,屯兵坚守,且由汴京备粮数百斛,分道供应;蒙古大军欲攻不能,欲战不得,师老食尽,自然退去。

金主完颜守绪听得阶下大臣献出此计,内心恼道:看似好计,怎奈各处不能坚守又将如何。一味直知坚守,守到现今,却已失去了祖宗的大壁江山。没想到我大金竟是养了这帮庸臣,平时只知争权夺利,临到危机一点用也没有。

于是谓然叹道:“我大金,南渡二十年来,各处百姓,献田宅,卖妻儿,豢养军士,只望他御敌国门,保卫家邦;今敌至不能迎战,望风披靡,直至京城告急,尚欲以守为战,如此怯弱,何以为国!朕焦思竭虑,甚觉士兵必能战,然后方能守。存亡有天命,总教不负吾民,朕心才安!”

乃诏京城戍卫大军二十万,屯兵襄邓二州,并促哈达、完颜呼邪两帅,速即还援。

这日潼关城太守府内,完颜呼邪对着哈达道:“哈元帅,今日皇上来旨,言道要我等二人领兵援救京都汴梁,你看……”

“既是皇上有旨,臣下的自无异议,不知统领打算何日领军去援汴梁?”哈达正色道。

完颜呼邪沉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只是这潼关乃是我大金重关,倘若我等去了,不知该是交给谁好?”

哈达道:“这简单,只须交于完颜少将军即可。”

完颜呼邪道:“不可,不可,完颜尚他好高骛远,这般重任怎可交托于他?”

听他这么一说,哈达愁道:“那该如何,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眼下这般情形,不托于他,那该托于何人?”

完颜呼邪叹道:“唉,我那四徒完颜守坚在此就好了,虽说他风流成性,但他极重规矩,原则又强,倘若这潼关交托于他,我倒是放心。”

哈达见他迟疑不决,劝道:“只是眼下这完颜守坚,又不知在何处,而京城危急,我瞧就完颜尚吧。”

完颜呼邪无奈道:“惟有如此了,但愿待我等回来,这潼关尚在我大金手中。”

不提这完颜呼邪与哈达领兵如何领兵援救。

再说那萧枫这日接的大汗金令,命他率三万骑兵到邓州与拖雷会师。只是这窝阔台怎会突然命萧枫率军,起因有二,其一:大金京城戍卫部队,齐集襄邓,窝阔台恐拖雷兵力稍弱,是以再谴三万骑兵助他;其二:那大将速不台攻略蜀地,烧杀抢掠,涂膏遍野;早已引起蜀中武林群雄的义愤,竟不时的在蒙古大军后方捣乱,刺杀蒙古斥候;使得大军此时犹如盲了眼的猛虎,东窜西撞,寻不到金军的辎重后勤路线,陷入困境。是以想借重萧枫本身的实力,及重阳宫的威名,来与群豪谈判。

对于窝阔台的种种心计,萧枫是一无所知。

翌日,萧枫与小茹二人泪别,并把小茹托付于忽必烈。忽必烈壮言道:“师傅,你放心,小如姑娘既然给了我了,我便会一生一世的照顾她,让她不受半点委屈。”

然小茹听了他的话后,却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接着粉颈低垂,玉颊通红,心道:萧大哥怎会收了这么个呆子徒弟,只说让他暂时照护我,谁知……谁知他竟这么说,岂不让人误会。

萧枫瞧到她的小儿女情形,不由哈哈大笑,只觉这二人倒是甚为相配;一个憨厚正直,大好男子汉,一个娇小俏丽,玲珑美佳人。

这时小茹对萧枫道:“萧大哥,我不在你身边,你可要多关心自己啊!”

唐三小姐在旁见了,心中暗喜,即在旁说道:“小茹妹妹你放心好了,萧……大哥,我会照顾他的。”说完,偷偷的瞥了萧枫一下。

萧枫此时只觉心怀大悦,暗忖:有这么多人关心我,那在小时,可是不敢想的事。

一路无事,三万骑兵纵马疾驰,萧枫只在马上沉思,那日他所擒的金国刺客,竟被窝阔台全体虐杀,死状极惨。想到这不由叹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为我而死。

这时,唐三小姐向萧枫言道:“萧大哥,这一路你老叫我三小姐什么的,这个你不觉太见外了么?我单名唤雪,你以后可以唤我为‘雪儿’。”话虽说完,但低垂臻首,脸儿全红,这一番话,她在途中实已酝酿了许久,直到时下,方鼓足勇气道出,甚怕就此被萧枫瞧低。

萧枫闻言道:“甚好,其实一路上,我也挺不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