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他还不知道会怎么对我呢。我,我将来干脆为主父殉葬好了。”

赵何当上赵王以后因为国事繁忙见赵王的次数少多了,跟他的关系慢慢疏远了。赵主父本来就对此很不满意,加上安阳君这么一哭,他火冒三丈。

不过,赵主父毕竟不是一介武夫。他决定自己亲自观察观察。

于是,他就命赵惠文王赵何召见文武百官,当着自己的面商议朝政。安阳君赵章心中窃喜,知道已经有门儿了。赵何不知就里,反而趁机想在父亲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办事能力。于是,他在朝堂上挥洒自如,威仪满满。而安阳君赵章则故意比平时更加唯唯诺诺,缩头缩脑地听弟弟赵何的训示。

赵主父一看此景,心里咯噔一下,“哎呀,孩子没骗我。他真是受弟弟的委屈了。”

此后,赵主父就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安阳君赵章在代郡称王,不再受弟弟的气。但事关重大,他也没有草率行事,还一直在权衡之中。

就在这个当口,赵主父和赵王一起离开都城出游沙丘。到了沙丘之后,两个人分别在各自的行宫住下。

安阳君赵章和田不礼觉得机会来了,立刻召集人马伺机而动。

一天,赵王行宫突然接到赵主父召见的命令。高信一见,马上报告随行的丞相肥义。肥义面色凝重,双手紧握高信的胳膊,“高信,我先去复命。你们要加倍提防,如果我回不来,可一定要誓死护好赵王。”

说完,肥义跟着使者回去了。结果,他被田不礼杀死,再也没有回来。

高信见肥义久去不回,知道有变,马上命人全面戒备,同时派人飞马回邯郸送信。

杀掉了肥义后,安阳君和田不礼带人扑向赵王行宫。幸亏早有防备,安阳君等人一时难以攻破赵王行宫。就在僵持中,公子赵成和李兑已经带部队从邯郸赶过来了。安阳君等人被杀得大败。安阳君赵章没有办法,只好逃向赵主父的行宫,想靠父亲保命。

赵主父此时已听说叛乱的事情,但还是命人开门放赵章进来。

赵章刚进去,公子赵成和李兑的追兵就到了。两个人也不啰嗦,先派人把赵主父的行宫围起来,然后命几个精锐亲信闯进宫内杀掉了赵章。

赵章死了以后,公子赵成和李兑互看一眼,“咱们围了主父的行宫,回去就是死罪。”李兑内涵丰富地问道,“公子说该怎么办好呢?”赵成挠挠头,笑了,“我也没主意,你说说看,你比我聪明。”李兑也笑了,“呵呵,不敢不敢。你是当家的,我都得听你的。不过,你让我说,我就随便说说,做主的还是你啊。”

赵成哈哈大笑,“你个滑头,快说吧。”

两个人密谋良久,终于定下方案。然后,李兑命人向行宫内喊话,“奉公子命,行宫内最晚出来的人,当场格杀。”

宫内的太监、侍从、护卫们一听,全都玩命儿地往外跑,生怕跑慢了。

刚开始,赵主父还想撑着面子不走。他觉得他们也不敢动自己,反而要看看外面到底怎么收场。可是,过了两天他就撑不住了。行宫内的人已经逃光了,连个厨子都没有,他想吃饭都不行。于是,他只好厚着脸皮自己往外走。

但是,到了大门口,护卫刀枪相向,根本不让他出来。赵主父大怒,“把赵成给我叫来,把赵何给我叫来,敢关老子!”

士兵也不答话,就是不让他出去。

最后,赵主父只好自己退回宫内。行宫内存粮不多,过了三个月,能吃的都吃完了,还不见有人来见赵主父。赵主父朝把门的军卒大喊,“快让赵何过来,老子已经没吃的了。”

那些军卒充耳不闻。赵主父怒而冲关,但照旧被挡回宫内。

当年力推胡服骑射,气吞万里如虎的赵武灵王,现在想吃一碗民间的胡涂面都不行了。

没了粮食的赵主父,只好在行宫内抓小鸟,逮老鼠,剥树皮来吃。又过了些日子,所有能吃的都吃光了。

此时,胸怀大略、体魄过人的赵武灵王已经瘦得和非洲难民一样。他无力地躺在御塌之上,想的不是当年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风光场面;也不是当初刚满周岁的赵何或者赵成在自己怀里如何的可爱可亲。他想到的,是自己当初有几十条猎犬,喂它们的时候,每天光牛肉就要上百斤。

在儿子赵成的亲身实施下,在儿子赵何的默许之下,被围困了几个月的赵武灵王,终于饿死了。

赵武灵王死得够凄惨、够悲苦。虽然,起因是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反复和犹豫。但赵惠文王赵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