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马明显比知府衙门多的多了。所以,只有交给他俩才令自己放心,这还要多亏他的恩师——刑部尚书杨大人在从中协调,才能使一驰和尘远能顺利进入按察使司。

除了巡抚,杨尚书现在是他最关键的领导,刑部管着全国的刑狱,他以后和刑部打的交道就多了,和其他省的按察使比起来,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应酬完这些人,李序然昏昏沉沉的回到卧室,这时他的太太已经给他准备好了醒酒的东西,李序然却一头倒在床上,很快就听见了打鼾的声音,最近他太累了,搬家、应酬,他感觉这些比查案还要累。

第二天中午他才起床,洗漱完毕后,他正要准备出去好好转转,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没想到一驰进来了,他说晚上中丞大人(巡抚一般被称为中丞大人)请你去他府上,说是给你接风洗尘。

这在官场中倒是常事,官员之间往来是很正常的,而且,他现在是按察使了。一个省权力最大的,除了巡抚,也就是布政使、按察使了。况且他掌握着刑狱,有不少实实在在的兵马。巡抚大人这样说,也不为过。

问题是李序然不知道该拿什么礼品给巡抚大人,要是不拿的话,人家毕竟是上级,可要是拿贵重的东西,又怕节外生枝。

于是,他和梦盈、一驰他们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拿一套古典名著,是自己珍藏的,不值多少钱,但在读书人眼里,倒也说的过去。

现在虽然官更大了,但事情更复杂了。要是在江都府,他这个知府大人就是最大的了,虽然也由省里的巡抚等大员管,但毕竟一年也见不了几次。现在,他和巡抚、布政使这些大员都在南江省的省城,情况就比江都复杂多了。相信其他的官员也是如此看,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进了这个圈子呢?

南江省的巡抚叫王天远,五十岁,在南江做巡抚已多年,原先在户部,对钱粮税赋极为熟悉,现在,掌管着全省的民政、刑狱、军事。

他为官有个原则:能不管的尽量不管,必须要管的一定管,而且一管到底。他是满人、镶黄旗。正是凭着这些,他做到了拥有正二品加兵部侍郎衔的巡抚——南江省最大的官,官员都要称作他为中丞大人,是名符其实的封疆大吏、地方大员。

李序然只和他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在京城,不过那时自己才是个五品小官,王天远来刑部找当时的刑部侍郎现在的刑部尚书杨大人时,他见过一次,但由于自己官阶低,也没和人家说话。

后来的两次就是在他做了江都知府后。剩下的就是因为黑虎山的案件,向他禀告过两次,但都是以书信的形式。

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交情,这次,王大人叫他去巡抚衙门,他还真觉得和这位巡抚大人没什么可交流的。

作为本省最高的衙门,巡抚大院自然是气派多了,无论是规模还是整体布局,乃至下人的装束,都是南江首屈一指的了。不过,李序然在刑部当过差,在京城倒也见过些世面,所以,这些并没有令他惊慌失措。

见了巡抚大人,自然是一番客套。什么早就听说江都知府年轻有为,今天一见,果真名不虚传之类的。而李序然自然是说,晚辈年少无知,以后还的仰仗巡抚大人多多指教之类的。

李序然看着这个巡抚大人,还是很和蔼的,虽然五十岁了,但气色好的很,说话声音洪亮,时不时的哈哈大笑几声,非常的老练。

当李序然拿出随身带的礼物时,巡抚大人爽快的接过来了,并回赠了和李序然差不多的礼物,李序然很欣慰,感觉自己这次做对了,要是送什么叫贵重礼物,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他不知道,巡抚大人已经叫人备了好多礼品,李序然拿什么类型的,他就回赠什么类型的。真是高手啊,但这也只能是收礼人的特权,送礼的人总不能备好几样礼品,看情况再给吧?那样的话,总不至于把剩下的再抬回去吧?

巡抚大人说道:“李大人在江都办的那个案子得到了圣上的夸奖、太子爷和三皇子的赏识,李大人前途无量啊,要是以后进京做了朝廷的一品大员,可不要忘了老朽啊”

李序然立即回答:“巡抚大人言重了,这个案子主要是朝廷大员办的,要说功劳,也属在下的恩师杨尚书杨大人,在下只不过是替他们跑跑腿”。

李序然没有说那几个侍郎,也没有说这是巡抚大人指挥得当或者治理有方之类的话,要是治理有方的话就不会出这样事了,而王巡抚并没有参与办案,是朝廷直接督办,所以,谈不上指挥得当。

“李大人过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