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遵命”,众官员齐声说道,经过上次赈灾一事。这些官员也知道只要是李秀然说的话,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先应着,并办好。

这时,李序然补充道:“你们要把我们这次推行新政的具体过程都记录下来,其他的地方都只是知道个新政的大概,革新这事嘛,大家都没做过,所以。要是你们大家做的好,我们这里就是榜样,到时。本官亲自告示其他地方,让他们都学学吧,啊,哈哈哈”。

说完,这些官员都纷纷告辞,争着去做他们的榜样去了。

这段时间以来。李序然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这不仅仅是河南本地的一摊子事。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奏报和书信也像雪片一样的向李序然飞来。

如此一来,李序然就像皇上一样,整天有批不完的政令,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最靠不住的就是折子,因为,那是由人写的,而不是做的,写的人也许就在千里之外,而看的人又能怎么知道呢?

于是,李序然便让杜唐给他找了几个自己的亲信,这些人都懂得读书写字,文笔所说赶不上一驰、杜唐,但也算是高手了。李序然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大纲,只要他们照着回复,再由李序然最后亲自把关发出去。

就这样,由李序然牵头和主导的新政就这样正式在各地开始了,而河南省更是在李序然亲自坐镇的地方,所以,在当下最广泛的话题莫过于变法、新政之类的词了。

而在李序然看来,河南省的情况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北沙还有南江和北江省是些比较敏感的地方,最后才选了河南这个地方。

就是在一个家里或者一个小小的县衙做一项革新也得费很大的周折,更不用说在这样一个大的国家了。

具体到河南,问题也接踵而来了:百姓们既要种原先的地,又要开垦新地,人手调配确实很难;富商们的意见很大,他们只好通过提高工钱等方法留住一些人,但不管怎么说和自己的地比起来,还是其次了。

其实,作为这个变法的高层设计人,李序然自然想到了这一点。一旦地主的地没有人再去租的时候,也没有人的干的时候,那他们只能选择将地卖出去,如此一来,地就会均等到每个人手里,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再开垦新地了,这才是真正需要的目的,让每个人都有地种,有粮吃,有衣穿,就这么简单,但也就是这么难。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各地的官员都将自己近三年来的政绩都报告了上来,而吏治这一块也将由李序然亲自去监管,除了查办那些有问题的官员外,最主要的是整顿当下混乱和慵懒的风气。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其他人去做了。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秋收的时候到了,李序然不得不将有些任务停下来,重点是收拾今年的粮食,同时,一些条件好的地方在新开垦的地里中的庄稼也有了收成。这对于李序然来说,这不仅仅是粮食的收成,更是他这次革新的收成。

与此同时,吏治也有了一些进展,单就说河南,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收拾了十一个,不过,这些人都是作奸犯科之类,所谓的庸官并没有处理几个,不过,李序然给了他们倒计时:从新政正式开始后,如果还没有作为,那就严办,尤其是对新政的推行力度来看。

李序然这样做也是有自己考虑的,毕竟要给这些人留些时间。一方面要给他们能适应的时间,本身吏治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约束,。而另一方面就是要给李序然自己时间。只有过去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更有力和说服力的证据。

至于剿匪,前面已经说了,李序然在这一方面是很有经验的,所以,这次也不例外,不少山匪已经剿的差不多了。不过,毕竟他来这里的时间还是短了些。而且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而河南的情况是在一个叫怀南县地方,目前还有一股匪,这也是最为顽固和强大的一股匪。

说他们顽固是因为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崇山峻岭,而且树林茂密,所以,即使方向感很强的人,也不保能进去之后能原路返回。而说他们强大是因为这里汇聚了各路没有剿尽的匪,这里被视为他们最后的避难场所,尤其是他们府总老大花刀脸,是河南境内公认的匪首,非常难以对付。

按照李序然的安排。他打算接下来要去河北,因为趁着秋收这个时间段正好可以检查一下河北各地落实的情况,而检查完后。就秋收也就结束了,那样,就可以全面在河北开始实行新政了。

更以进一步的计划是,在明年开春后,他将带着河南河北两地的实践经验去各地督促,而那个时候他就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更丰富的经验来完善他的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