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

中国有句古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旅游家徐霞客游遍大江南北,常独行于山野,迎风踏月,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吟诗唱和,受到世人的赞叹与仰慕。当代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在路上”的状态�他们绚丽多彩的生命是由一次又一次奇妙的旅行组成的。培根说:“旅行,对年少者来说,是一种教育;对年长者来说,是一种经验。”通过旅行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看是真的很精彩,还是很无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具有很深的诱惑和无穷的吸引力吗?

像过去那种由导游挥着小旗,几十个人一起,戴着统一的帽子,乘坐统一的交通工具,在统一的地点享受统一的酒店服务,吃统一的饭食,在统一的时间拍摄风格统一的“到此一游”的照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已为不少人所放弃。真正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留几张影和带回一些纪念品,而在于经历。记住,过程永远是最重要的。去做自己的主人,备齐行囊,细细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将传统与现代、野性和雄奇,都纳入你的眼中,体味在心中。目前在大城市已经逐渐兴起了徒步旅游、自行车户外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这些都是比较富有现代感和个性化的旅行方式。

有人说:“人生即是旅行,走过的路便成了回忆。”走到哪里并不重要,行走本身便是目的。因此路上的一切经历便成为财富,成为一种自由和追求自由、完成自由的象征。恋爱、交友和旅行,每个人都会经历,只是方式、程度不同,有的在路上,有的在记忆中。

只要世界上有路,就有上路的,人类生而有双脚,就注定要不停的行走在路上。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漂泊的梦:背起行囊,一个人行走在大地上,目的地是遥远而美丽的地方,让自己的生命涂上一抹亮色。旅途上天地辽阔,杳无人迹,不时有令人惊喜的山川河流出现,遥远的风和着自己的呼吸�吟唱一首流浪的歌,这是何其快哉!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背包族,自由自在地闯荡天涯。背包族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装备,还需要充沛的体力、足够的经验、镇定的神经和对旅游天生的狂热。在国外,这种背包族的自助旅行方式,在青年人中最为普遍和受欢迎。比起跟随旅行社出游,自助旅行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自己导游、自己制定路线、自己购买车船机票、自己办签证、自己找旅店等等。当然,这些“艰辛”在自助旅行者眼中不但不是负担,还是别样享受呢。自助旅行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时间、经济能力、体力状况、个人游览时的兴趣 制订并实现属于自己的一套旅行方案,有充分的灵活性,旅途的时间也完全由自己支配。总之,一切都靠自己DIY�Do it yourself ,既富有挑战性,又能更加丰富自己旅游的经验和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当地人和其他自助旅行者接触,交流旅行的感受。因为拥有这样多的优越性,自助旅行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积极参与进去。

背包族�大都孤独而干练,沧桑而简洁,偶尔现身于喧哗市井,更加显得突兀和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他们属于蓝天、高山、旷野,他们只是路过城市的,他们属于旷野与山峦。当旅游这个词被工业化的车轮碾得体无完肤,当美丽同样被成群的游人践踏而至凋零时,他们的嘴角带着反讽的笑,避开大路,避开风景名胜,在游人稀少的地方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们在山水间流连,他们在火车车窗前呆坐,在阳光中穿行,把目光投向或远或近的目标。他们都会很认真地走路,心无旁骛。走路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走路是他们旅行的目的。所谓的目的地,也许只是漫漫路程的一个逗号,他们在目的地休息,然后再开始另一段路程。

为了寻求一种随心所欲的满足,一切困难都由自己搞掂。用自己抓来的鱼做菜,住自己搭的小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一份收获。而大自然的宁静、同伴间的嬉耍,加之艰苦的生活条件、适度的体力消耗,足以使身心得到松弛和愉悦。人生就是旅行,一切的可能性与未知性是最刺激的。面对陌生的人群、奇异的饭菜、突然的自由,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幸福得不知所措的感觉。旅行,是不是就是捡回了一段完全新生的岁月?

他们不会一边穿着高跟鞋爬山,一边抱怨自然的冷酷;他们不会觉得汽车上冷气不足,他们甚至搭乘没有冷气的过路车,并且真诚地向帮助过他们的人说谢谢;他们可能呆在一个地方很长时间不走,就因为要拍落日下回家的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