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回答:“顾城!”

在热烈的掌声中,顾城走上讲坛,依然是高挺的布帽子。一坐下,他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耸着肩,用天真的、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下面,又引起一阵掌声、一阵哄笑。

坐在下面的谢烨、苇岸、海子也被逗笑了。学子们发现,顾城那滑稽的外表下实际上隐藏着演讲的圆滑。他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说起,从诗句“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讲起。讲述童年放牧写诗,青年做工蓄梦的历程,以及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学子们都被他的讲座深深吸引。

海子和谢烨也是那么认真地听着,不得不承认,坐在讲台上讲诗歌的顾城与生活中那任性的“孩子”迥然不同。苇岸和波婉则忙着向大学生们出售顾城的《黑眼睛》,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顾城新作。

当天的聚会同样快乐,主角自然是顾城,他随意的一句话都会带来轻松,给人感觉是童话诗人天真心性的流露。顾城告诉海子:“你们北大人真怪,上次我去讲座,他们现场问我是男的还是女的。我喜欢他们大胆发问的个性。”谢烨也恰到好处地叙着顾城的故事,说:“你们不要看他诗写得好,可真是孩子,让他上街买个苹果都难买回来。还有啊就是爱睡觉。小时候,有一次父母外出,他足足睡了三天,到黄昏的时候醒来,问:‘这早晨真奇怪,太阳怎么在西边?’然后去食堂要早点。”

大家一阵哄笑。顾城朝谢烨做着鬼脸,神情像一个孩子不满妈妈当众揭短。

波婉被感染,说:“怎么诗人都相似啊,海子也是喜欢晚上写作,白天睡觉,听说他有一天也是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去食堂要早点吃!”

又是一阵快活的笑。

当晚,回来的路上,海子、苇岸、波婉一路同行。苇岸、波婉仍是快活谈论,惟有海子闷闷不乐,波婉敏感地意识到,询问原委。海子没好气地说:“聚会上你瞎谈些什么?说什么我睡觉错过早饭?选”

“那是真的啊!”波婉辩解着,“又不是瞎编的。”

“让人感到顾城出名了,我们就连缺点也都希望与他一样。”海子提高声调问。

“你想哪去了,聚会随便聊嘛!”波婉有些委屈站在那儿,几乎要流泪,说,“苇岸,我怎么现在感到在他面前说话越来越难,一不小心就伤害了他,引他不高兴。诗人就这么难伺候吗?说实话与他相处我感到很累。”

苇岸对海子说:“你太敏感了,酒桌上调节氛围的话怎么想那么远,再说谁有闲情去想?”

海子觉得苇岸说得有理,走过去要拥波婉入怀,波婉却朝一旁闪开。苇岸加快脚步走远,消失在灯光中。

街上音像店传来一位台湾女歌手的歌声,一种忧伤的旋律。

海子懊恼自己,看着波婉独自走远,他一砸自己的头颅蹲在地上,痛苦不堪。那忧伤的曲子似乎为他所唱,凄婉地萦绕心头。他站起来决定去追波婉,向她赔礼。可波婉的室友传出话来说她心情不好要休息。他只能独自一人在外晃着。最后坐了下来,悔恨、思念汇成一股潮流,向孤独的心阵阵袭来……老天似乎也要惩罚他,竟然下起了雨,他在雨中坐着,在痛苦中泅渡。

在雨中痛苦不堪的海子又来到波婉楼下。

波婉横着心不见,任凭海子怎样托人喊她。雨声沙沙,落在心上。

13 我感到魅惑

我感到*

小人儿,既然我们相爱

我们为什么还在河岸拔柳哭泣

——引自《我感到*》

海子深深意识到,最担心的事终于初现端倪:与波婉在越走越远!

波婉对诗歌的热情越来越小,偶尔交谈,波婉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理想以及父母对她的希望。她确定毕业后去南方深造,寻求机会出国发展。而对海子的诗歌构想,仅是一个漫不经心的默默听众。

一次海子在谈完太阳诗章新的构想后,诉说心中新的诗歌定位。他说:“我以前认为自己是诗歌皇帝,西藏之行让我明白,我应做诗歌之王!那么你就是诗歌的王后了!”

在海子的想像里,波婉听了这话会像以前一样陶醉般地扑向他的怀中。可波婉没有,很平静地望了一眼天空寥落的星辰说:“我做不了王后,我的愿望在远方!我快毕业,要走了,我要奋斗要创业,要到处去看看。”海子没有做声。他们往回走,两人一前一后,相隔一段距离地走着。这一晚海子无法入眠,他害怕失去波婉。他从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