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李闲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转身对秦琼抱拳道:“久闻秦大哥仗义,之前言语多有得罪。朝廷中的阴暗肮脏不需我再多言,今日能见到士信兄弟,能见到一直仰慕的秦大哥我心中确实欢喜。若是日后你我能不在战场相见,我愿与秦大哥大醉一场。”

秦琼也抱拳道:“如此最好,但愿你我永无刀兵相见之时。”

李闲点了点头,对罗士信抱了抱拳,随即下令道:“咱们走,不杀张金称,不除此祸端,誓不回师!”

“喏!”

五千精骑整齐划一的尊了一声,随即缓缓的往北方撤走。张须陀看着那骑兵队伍离开,心里唏嘘不已。朝廷的府兵,竟然变成了贼。可是这贼,却在杀贼。而为什么朝廷的精锐军队成了山匪马贼?张须陀其实早已经猜得透彻无比。就算没有罗士信那番话,他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关节。这几年,大隋已经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朝廷**,世家专权,陛下也不再是登基之初那个雄心勃勃的陛下,都变了。

“清点俘虏,尽杀!”

张须陀冷声道:“咱们回家!”

“回家!”

齐郡郡兵们欢呼一声,声震云天。不用与那五千精锐的轻骑交战,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事实上,他们知道如果真打起来的话,其实胜算在对手的掌握之中。自己这边虽然兵力占优,可已经与知世郎王薄的人马厮杀了大半日,又是急匆匆从齐郡星夜兼程的赶来,早已经疲乏不堪。就算是战力全盛的时候他们也不可能打赢五千来去如风的轻骑,更何况现在这个状况?

此战,齐郡郡兵在燕云寨精骑的帮助下,杀敌两万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余,硬生生将知世郎王薄和巨野泽大当家张金称的人马打散,知世郎王薄只带着九千余人逃走,张金称更是受伤之下单人独骑脱逃。随着张须陀一声令下,一万三千多战俘尽皆被斩,清点伤亡,整顿辎重后,齐郡郡兵迈上了返家的路程。

……

……

王薄很恼火,很憋屈。

带着十万大军而来,将张须陀引至岱山下决战,天时地利可以说都从张须陀手里抢了过来,让齐郡郡兵离开自己的家园作战,再加上郡兵从后面星夜兼程的追过来已经疲劳,而他的人马则依靠地势以逸待劳。无论怎么看怎么想,这一战他都胜券在握。

可是命运总是这么无情,他在济北郡的时候顺风顺水,官军也好,其他绿林道上的豪杰也罢,哪个是他的对手?本想换一个更大的地域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可结局却让他感觉自己被一个婊…子强…奸了似的。人家快感十足,他几乎被榨成了人干。

王薄手里现在就万把人马,一路抢来的粮草辎重足足三千辆大车的东西都被张须陀那老贼夺走了,他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先去再抢一些补给。来时的那条路线已经被他抢了个干干净净,比过了蝗虫的田地还要荒凉实在刮不出没什么东西。他算计着张须陀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得了那么多东西肯定是要回齐郡的,所以也不急着回济北郡打算绕路走远一些劫掠一番。

从岱山下逃出来之后,陆陆续续的又收拢了两万多溃兵,王薄手里的人马也有近三万,他惹不起张须陀,所以打算找个比较富裕的县城打下来。有了粮草之后在回黄河以北,联络其他豪杰再来报仇。

幸好,一想起巨野泽张金称王薄心里就有了安慰。自己虽然败了,可还有三万人马,张金称这次算是栽到了家,成了孤家寡人。

他没想到的是,本打算会齐郡的张须陀忽然改变了主意。

因为李闲那番话,张须陀心中颇有触动。回城的路上,他一想起李闲麾下骑兵高呼不杀张金称誓不回师的话语就觉得自己有些窝囊,虽然岱山下那一仗是打赢了,可若是没有人家燕云寨的骑兵,说不定谁胜谁负。越想越觉得不甘心,于是张须陀让罗士信押着粮草辎重回齐郡,他和秦琼带了一万郡兵循着王薄溃兵留下的痕迹一路追了上来。

王薄沿路打下了两个县城和几个富户的堡寨,夺了数不清的粮食后往黄河以北撤退。结果才到了临邑就被张须陀带兵追上,一场恶战之后,王薄才收拢的三万人马再次被打的溃不成军,齐郡郡兵杀敌万余,王薄惶惶如丧家之犬只带着四千余人马杀出一条血路跑了,这一战,王薄才抢来的粮食六畜数以万计,又被张须陀抢了个精光。

比他更倒霉的张金称,因为身边没有人马跟随,逃亡起来反而容易些,他先是潜入了一座山中藏了十几天,确定已经甩开了追兵后想了想,自己还是要回东平郡,以他张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