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叨ㄎ晃�鲎獬档霓限尉车兀�睦�搅瞬桓耐坊幻婢退缆芬惶醯墓赝贰S敕崽锝�屑际鹾献鳎�炱�涂梢源臃崽锬抢锫虻叫矶嘈碌某敌停�唤瞿芗涌焓迪植�返母男突淮�ぷ鳎��医�岣咛炱�恼�逅刂省5�遣恢�喂剩�2000年天汽花重金购买了丰田NBC2车型,丰田的技术人员也参与了技术改造等工作,可是生产出的夏利2000销量一直没有起色。

然而对于丰田来说,虽然丰田与天汽的技术合作还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与选择,天汽这个“壳”也不是十分完美,因为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当时天津夏利只能生产升排量以下的小型车,与“世界丰田”的形象和战略并非完全吻合。尽管如此,丰田仍然选择了合作,因为有总比没有强,丰田的初衷便是利用天汽这棵“树”优先考虑取得在中国生产轿车的入场券,利用天汽,能在天津合资生产轿车。

当然,正如丰田高层人士表示,天汽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生产轿车我们是新手,毕竟是外国的厂家,对中国的认识是“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

1995年,上海通用整车项目通过后,丰田的心里酸溜溜的。受到刺激后,1997年9月,丰田迫不及待地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交天津丰田生产整车的项目建议书。但在与天汽的合资谈判中,天汽希望丰田能把“花冠”作为在华生产的主力车型,而丰田显然留有一手。由于在生产车型上有争论,耽搁了项目审批进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90年代:尽丰田之全力助中国之发展(3)

直到2000年5月29日,天津丰田项目才正式获得批准。从1994年起至2000年的6年间,丰田的确付出了许多艰辛。尽管如此,丰田却落后德国大众15年(上海大众于1985年签约),落后美国通用(上海通用1995年签约)5年。有人干脆用“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来形容丰田这次与天津汽车的合作。

新成立的天津丰田汽车公司由丰田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资金1亿美元,中日双方各占50%的股权,年生产能力为3万辆。工厂建设的整体工程包括:新建装焊和整车装配生产线、改造油漆生产线;改扩建厂房面积达19,988平方米;建设冲压、树脂新工厂。2002年年底新车下线后,2003年产量为2万台,2004年将执行两班生产,年产量达3万台。对于该车型的市场容量,公司总经理长谷川俊卖了个关子,说这是完全新开发的车型,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但现在其他国家也看好该车型,所以今后将向世界其他国家推广。

对于注册资金,有人提出疑义:通用在中国生产轿车的注册资金为15亿美元,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生产厂,而丰田1亿美元的投资仿佛打算生产火柴盒,而不是汽车。因为谁都明白汽车业投资大、风险大、利润高。

丰田则提出,“至于1亿美元的投资,是我们和天津市政府、天汽共同协商而成的,我们一家决定不了。其实,别看我们的注册资金只有1个亿,实际上我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29家零部件生产厂家,它们基本上都能为我们的天津项目提供配套。如果把这些投资加起来,至少有440亿日元。所以大家不能光看这一笔投资。再说,我们不能在刚开始就给我们的合资伙伴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我们已经商定尽量合理利用现在天汽的原有设备。我们这样做,是考虑中国的国情与合资伙伴的情况,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中国项目的进展。”

正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后来,丰田与天津夏利的合作还是日惭露出了裂缝。

丰田本来就觉得它与天汽的合作不是十分满意,不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发展前景方面。由于受到当时政策的影响,丰田在天汽只能生产升排量以下的小型车,严重影响了丰田在中国市场上的全面发展。所以尽管丰田已经和天汽合力将经济型车的蛋糕做得够大,但也只能是这样而已。在自己有优势的中档车、高档车市场只能是望洋兴叹。“其实我们很想像通用、本田一样在中国生产高级车,但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太晚了,当我们申请天津项目时,中国的政策规定只能生产小排量的家用庭车,丰田别无选择。”

由于中国政府已经将自己的目标由以前的重点扶持“三大三小”层面跳出,转而全力支持三大——一汽、东风、上汽。在日本另外两家车厂日产和本田,在华都已找到实力对等的合作伙伴东风和广汽后,丰田更加觉得与天汽的合作使得它脸上无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