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ɡ级缘鹿�囊�笞鞒鋈貌剑��遥�蘼廴绾危�绻�秸�蘸笾沼诒�ⅲ�步�怪嵝墓�掖τ谟欣淼匚唬�姑裰鞴�掖τ诶砜鞯匚弧�

当阿托利科和马季斯特拉蒂7月25日及时地把这份备忘录送给里宾特洛甫时,他以毫不掩饰的厌恶表情把它收了下来。他暗示,这份备忘录可以看作是一个削弱力量的迹象,并宣称,如果德国被视为力量在削弱,它将会失败。他不同意意大利备忘录中关于在欧洲会议上轴心国家将处于比民主国家有利的地位的说法。然而,他还是向意大利来客们作了保证:希特勒“完全同意墨索里尼的看法,认为在目前避免一场全面战争是妥当的;他一定采取克制态度,决不采取可能会引起这样一场战争的行动”。但阿托利科无论如何并不相信他说的话。

7月28日,在里宾特洛甫同突然返回柏林的希特勒商量以后,并且在阿托利科通过电话同在罗马的齐亚诺也磋商之后,阿托利科在柏林再次会见了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又一次迫切要求举行希特勒…墨索里尼会谈,而且这次不仅用他本人的名义还用了希特勒的名义来提出这一要求。他说,一切不测之事现在都可能发生,所以最好能由两位独裁者来预先加以讨论。对于波兰的挑衅,希特勒肯定会立刻作出强烈的反应——另外一种办法是,如果他们两人会晤了,他们就可以决定不去理睬波兰的挑衅,如果挑衅来临的话。对里宾特洛甫来说,这一会晤似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取的。元首在采取可能涉及他的盟友的行动以前,将乐于同意大利领袖磋商。里宾特洛甫的这些话,实际上是说,希特勒如果不预先把他已经决定要做的事告诉墨索里尼,他会觉得这是很不礼貌的。拟议中的在勃伦纳山口举行的会晤,将清楚地表明,现在钢铁公约已使意大利同德国结合成一体,希特勒已经成了整个轴心的元首,因而墨索里尼也不再是意大利的领袖了。

然而,希特勒立刻转变了方向。里宾特洛甫在7月29日避不接见阿托利科,30日仍不见面,到了31日他方才告诉阿托利科说,元首要再过一星期或十天之后才能准备好举行会晤。里宾特洛甫现在说,意大利建议召开一次会议,但不让苏联参加,这可能会把苏联推向民主国家一边。在一封8月1日的私人信件中,马季斯特拉蒂劝告齐亚诺说(同阿托利科的意见相反),意大利不要在8月15日以前再去要求德国明白宣布:将不会让意大利接受德国的另一个既成事实。马季斯特拉蒂的劝告是,意大利的立场应该是坚持钢铁公约中关于任何一方采取行动前双方应相互磋商的规定。不管钢铁公约中有无象马季斯特拉蒂所相信的这种明确规定,根据历史经验,即使是最明白无误的书面协议,希特勒是否会遵守也是大可怀疑的,因为只要对他有利,他就会弃之不顾。

马季斯特拉蒂对齐亚诺的劝告,同齐亚诺本人的最近打算不谋而合;但到8月4日,齐亚诺开始想到,他自己应当同里宾特洛甫再会晤一次。6日,齐亚诺和墨索里尼得出结论,他们必须找到一条出路,因为轴心国正在走向战争而处境却极为不利,对意大利来说更是这样。它的黄金储备和金属库存量已经枯竭,经济的自给自足和重振军备远没有完成。“如果危机来临,我们是会打的,即使是只为了顾全我们的‘面子’也罢。但是我们必须避免战争。”7日,墨索里尼批准齐亚诺去要求里宾特洛甫举行一次会晤;同一天,齐亚诺通过电话指示阿托利科去安排这事。9日,决定会晤在萨尔茨堡举行。齐亚诺得到指示,在会谈中要坚决表示,使德波冲突只限于局部地区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候挑起一场全面战争那是发疯,因为胜利的机会只有百分之六十,三年后才可能增至百分之八十。他还应该建议发表一项由墨索里尼亲自草拟的公报,声明两国外交部长已经以同盟的精神审查了局势,并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他们赞同通过国际谈判来解决欧洲的问题。

在访问萨尔茨堡期间,齐亚诺于8月11日在施洛斯…富许尔会晤了里宾特洛甫;12和13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接见了他,接见时里宾特洛甫也在座。齐亚诺在到达那天上午同里宾特洛甫的一次散步,使齐亚诺的幻想破灭了。在其后的十小时会谈中,里宾特洛甫重复了(如果可能的话,更加固执己见和更加蛮不讲理)7月25日他对阿托利科和马季斯特拉蒂讲过的话,其结果是使齐亚诺确信,里宾特洛甫有意要“挑起冲突”,而且他反对可能会导致和平解决现有危机的任何行动。“当我要求他详细说明德国的最近行动计划时(因为据他说,事态已越来越紧迫了),他不是无法回答就是不愿回答。”在圣沃尔夫冈的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