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地反对战争,正象他们反对现政权的亲德政策一样。

墨索里尼给希特勒的答复(如上所述)由阿托利科于25日下午6时送到帝国总理府,在当天晚上9时30分,墨索里尼就从马肯森于里接到了希特勒的回信。在得悉墨索里尼投入“一场欧洲大战”的条件后,希特勒要求提供更详确的细节:他们需要哪些军火和原料,在什么时候要?只有知道了这些,他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马肯森被告知说,这些要求将于次日送交柏林。在这里似乎有了一个使法西斯领导人可以脱身的漏洞:清单中的数量竟然开得如此之大,以致不可能予以兑现。

这样,墨索里尼和齐亚诺第二天上午在同他们的三军参谋长们商量后,就开了一份意大利需要物资的清单(据齐亚诺说,这份清单甚至得到了马肯森的怂恿和鼓励,他对希特勒的“军事冒险”也抱敌视态度)。齐亚诺还发表议论说,这份清单“足以杀死一头公牛——如果一头公牛也能读它的话”。它表明一场为期十二个月的战争的物资需要量:六百万吨煤和钢,七百万吨石油,几千吨的矿产品、化学物品、橡胶等等,军火工厂所需用的机器(这份清单已在凯特尔处),以及保护都灵…热那亚…米兰…萨沃纳这一方形地带中的工厂所需要的一百五十个高射炮组。墨索里尼写道,如果要意大利参加战斗,这些供应是绝对必需的;不过,他在最后仍答应提供他常提到的政治支持。

意大利的要求是在26日中午发出的;在柏林,阿托利科将清单递交给希特勒时又自作主张地要求立即交付这些援助物资。他在当天下午报告齐亚诺说,他故意这么做,是因为他真诚希望阻止意大利被拖入战争,所以要使德国人绝不可能满足意大利的要求。然而这一手法和这份有意过分要求的清单都并没有能骗过德国的领导人。戈林1946年3月在纽伦堡审判中曾说过:“事情已很清楚,意大利人提出我们无法兑现的要求,就是为了要使意大利置身于战争之外。”尽管如此,还是保持了情面上的关系。希特勒的回电在8月26日下午3时发出,4时到达罗马,5时过后不久就由马肯森递交给墨索里尼。电报带来了所盼望的消息:德国只能提供意大利所需数量的大大削减后的一小部分(意大利所需要的煤、铁和木材的数量除外,这些物资可以充分满足);所要求的一百五十个高射炮组,则只有三十组可以立即付运。阿托利科要求物资立即付运,如果只就运输能力不足这一点来说,也已经使得这一关于物资的要求不可能予以满足了。因此希特勒也明白意大利是不能参战的了,但仍声称他理解墨索里尼的处境。在27日凌晨发出的另一电报(上午3时40分到达罗马,9时递交给墨索里尼)中,希特勒重申他理解并尊重墨索里尼的态度,他只想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在心理上”意大利应这样的支持德国,以使得全世界在目前弄不清楚意大利宣布中立的真正意图;第二,以意大利军事上的显示威力来牵制住英法两国军队;第三,在即将到来的对西方战争中,意大利应以工业和农业劳动力支援德国。

27日,墨索里尼同意了德国的要求,由马肯森于当天下午4时电告柏林:“领袖将……百分之百地履行元首的要求。”墨索里尼本人在下午4时30分发出的一件电报中,也答应给予充分的心理上的支持(通过电台、宣传等),并详细讲述了意大利军队在法国边界和利比亚境内的部署情况。他还同意,在不影响意大利动员的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派一些劳动力去德国。希特勒的前两个要求,和墨索里尼的答应照办,产生了顶期的效果——至少对于法国是如此。甘末林写道:“意大利的暧昧态度使我们不得不用二十四个师的兵力来对付它;而在1914年8月,它的保证中立就使得我们能够把全部力量都投放在东北方面。”

然而,按照齐亚诺的看法,答应向法英两国显示力量却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些天来一直在努力设法同这两个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尤其是后者。由于他经常同哈利法克斯友好地通电话,齐亚诺以自己同这位英国外交大臣的看法完全一致而感到很得意。照齐亚诺的看法,有两件事促进了这种友好关系。第一件事是,通过洛雷因,法西斯领导人才在27日首次得知希特勒在25日向英国提出的那些建议,其中包括“一项联盟或类似的东西”。这是对意大利人的威信的又一个打击,因为,据齐亚诺说,对于这一行动他们是“完全被蒙在鼓里”。不过,齐亚诺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英国大使,只是后来在当天同哈利法克斯通电话时说,意大利政府已经得知希特勒的建议,并敦促哈利法克斯不要加以回绝。哈利法克斯则向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