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2日,墨索里尼发布了一个公告,任命一名对最高司令部负责的意大利高级专员来管理意大利占领下的希腊。一位叫吉季的干练的外交家,担任了这个职务。他竭尽全力去改善那里的水深火热的处境。保加利亚人在色雷斯推行一种斩尽杀绝的政策,在希腊所有被敌人占领的区域内,那里的情况大概是最恶劣的;在马其顿东部,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在实际做的时候,德国人总是在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驻扎下来,尤其是在萨洛尼卡、比雷埃夫斯和利姆诺斯岛。他们从未有过足够的舰艇在漫长的希腊海岸线和岛屿间进行巡逻,因此在西部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周围就不得不依靠意大利人;在爱琴海,他们利用了保加利亚人,可是一面仍保持了控制权。5月底占领克里特岛后,他们的地位当然大大地加强了。此后,德国人就根据对俄国作战的需要或希腊人的反抗情况,调整他们驻在希腊的兵力。

第六编 德国和苏联的破裂

第一章 德苏关系的恶化 1939年8月23日至1941年6月22日

1939年8月23日的德苏协定,在签订后二十二个月,因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而遭破坏。从一种意义上看,这种破裂是容易解释的。当协定还在谈判时,希特勒就已经打算在适合他需要的时候加以破坏;俄国人那方面,也料到他迟早会破坏这个协定。

取得对苏联辽阔领土和巨大资源的控制,是希特勒先后一切侵略行动的终极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实现他的野心,把德国建成一个象美国那样规模的超级大国。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靠实现他的那些比较近期的目标,诸如:把所有邻近的操德语居民都合并在第三帝国的疆土内;把德国的霸权强加于它东西两面的欧洲邻国;以及牺牲受它之害的西欧国家,为德国在非洲或许也在印度尼西亚取得热带的属地。如果德国要按照美国在十九世纪中提高其地位的程度,来提高它在二十世纪中的地位,那就必须在苏联现有的领土中发现未开发的大陆,并象美国的拓荒者对待美洲印第安人那样来处置当地的居民,把这块土地据为己有。然而在俄国人那方面,他们一定会奋起战斗,如果遭到挫败,也会继续战斗下去,而不会乖乖地屈服,扮演北美印第安人那样的角色,让德国获利。至少五百年来,俄国人由于一直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信心而受到鼓舞。作为基督教徒,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在土耳其夺得君士坦丁堡,从而完成了征服安纳托利亚和东南欧信奉东正教各民族的大业以后,他们就是上帝特选的东正教的受托人和守护者。再者,自1917年以来,俄国人民中当权的少数共产党人也自命为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正统学说的受托人和守护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苏联是以共产主义为正式信仰的第一个大国。结果,俄国的共产党人和俄国的基督教徒,在抵抗纳粹德国侵略者、保卫对各种信仰的俄国人来说都是神圣的俄国领土方面,是齐心协力的。

在这种意义上,1941年6月22日爆发的俄德冲突是无法抑制的。可是,希特勒为什么在这一天破坏他1939年8月23日同斯大林签订的协定,却引起了两个疑问。第一,为什么希特勒在他追求俄国这个目标方面,决定放弃蟒蛇的策略,改用老虎的战术呢?第二,即使在他已经得出结论,单靠压力决不能把苏联完全置于他的权力之下的时候,为什么他要在英国还没有屈服以前,就对苏联作战呢?

第一个疑问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希特勒从1939年8月23日以来对苏联运用蟒蛇策略,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显然苏联政府十分畏惧德国,决不敢梦想进攻它。苏联政府不会动手打仗,除非德国象它在1941年6月22日那样对苏联直接攻击;苏联政府一再以事实表明,它多么想要避免给希特勒以任何对苏作战的借口。它曾表明这一态度,即在苏联与轴心国之间对东欧的逐步瓜分中,凡是双方利益冲突的地方,它都对德国让步。它又通过下列事实再次表明了这一态度,即苏联政府愿意以宝贵的物资供应德国,并于德国已经证实不能或者不愿以同等价值的交换物品供给苏联时,还继续这样做。在那二十二个月中,苏联政府在绥靖德国方面所做的事情,大大超过了英法两国政府在希特勒上台后到1939年3月15日这段时期中所做的。难道希特勒不能采取精心策划的步骤,继续推动苏联沿着这条致命的路线再走下去,而将其完全置于掌握之中吗?希特勒过去曾证明自己是一位能手,长于计算他的受害者会忍气吞声地经受多么大和多少次屈辱而不至于奋起反击。看来,希特勒在用他的惯常手法对付苏联政府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