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 (第1/4页)

来、装备完毕前,德国的这种削弱就能够实现。

这样一来,在当时立即要采取的一些步骤上——在英国集结一支美国军事力量,或者在最终的目标上——进攻法国,都没有什么意见分歧了。英国人从一开始就不肯认真看待1942年在法国作一次“牺牲性”登陆的任何建议,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次要的问题。随着对局势陆续进行的估计,必然会使计划有所改变。丘吉尔深信,除非德国突然表现出崩溃的迹象,否则总能找出适当的和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取消“大铁锤”计划。如果情况糟到极点,他反正总可以拒绝让英国军队参加这次行动,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结束掉“大铁锤”计划,然而在1942年4月,美国部署军队与敌军作战的基本格局尚在酝酿之中,因此他认为强调这些潜在的分歧非但没有好处,而且还有巨大的风险。

丘吉尔的策略并没有能完全瞒过美国人。霍普金斯这时候对丘吉尔已经很熟悉,他注意到丘吉尔那样轻松地便赞同了马歇尔的建议。他非常精细地推测出丘吉尔至少在一年内无意对大陆发动登陆作战。英国的参谋长们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坦率,他们强调德国的力量和时机不成熟就轻率对它发动进攻的种种危险。结果,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爵士将军给马歇尔将军留下了相当坏的印象。霍普金斯私下曾力图使丘吉尔认识到美国提出的这个建议是严肃认真的。但是这位英国首相彬彬有礼,保持缄默,没有提出他对“大铁锤”的反对意见。通过这次交换意见以后,霍普金斯显然感到英国人确实全盘接受了马歇尔和他两人提交给他们的计划。马歇尔就他那方面来说,倒是很单纯地相信了英国人的话,他试图用保证对印度和中东提供物资来打消英国人的反对。

另外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英美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对俄国所产生的影响。霍普金斯与艾登谈了英俄同盟条约谈判的进展,他强调美国政府不能同意对斯大林的领土要求作任何让步。他还指出,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是替英国“釜底抽薪”。如果能开辟第二战场,那末就可以指望俄国放弃领土要求,至少暂时放弃。

这次讨论的结果是,在1942年4月14日的会议上正式接受了美国的计划。但必须着重指出,英国在4月14日接受的是准备于1943年在法国海岸发动一次主要攻势的计划。明确地列入1942年计划中的作战行动只是空袭和突击队袭击。“大铁锤”不过是一种应变措施,只是当俄国或德国似乎濒于崩溃之际才采用。英国仅提出一个限制条件,即万一物资和人力的要求发生矛盾时,保卫印度抵抗日本的需要必须放在对德国发动进攻的前面。马歇尔表示他坚信可以提供充足的军需去阻止日军进犯印度,而又不至于妨碍集结起一支英美陆军与空军去对欧洲大陆发动一次进攻。

表面上的意见一致大大鼓舞了马歇尔,霍普金斯也感到可以指望导致胜利的一些计划终于商定了。但是,看法上的真正分歧却大大超过了伦敦会谈期间所流露出来的。丘吉尔一开始就主张从陆上和海上包围德国,然后通过空袭,通过被占领区人民的破坏活动以及通过对暴露在外的海岸进行突然袭击等,来逐步扼杀德国的战斗力。丘吉尔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摧毁了德国战争机器的主要力量以后,才能谨慎地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美国人,特别是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以及他们的上级,陆军部长史汀生,全认为必须先给予德国一次直接的毁灭性的打击,然后才可能摧毁它的战争机器。美国人认为需要的不是丘吉尔所想象的使用装甲部队分几处登陆,而是使用一支由各兵种配合起来、具有压倒威力的部队发动一次登陆。他们认识到在1943年以前不可能调集起这样一支力量来,并准备把迅速建立这支力量放在其他一切需要之上。

“大铁锤”作战计划是他们设想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俄国战场在1942年崩溃,德国人就能在1943年集中全力来对西方作战。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末大规模登陆作战也许就不可能,至少也是非常冒险的。因此保住俄国战场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而在1942年试行小规模的登陆结果可能是保全俄国战场的唯一途径。4月间,当美国人的总的计划被采纳时,这个问题还是一番空议。德国或者俄国一时都没有突然崩溃的危险,因此美国的“大铁锤”仍然缺乏先决条件。然而,在此后几星期中,美国战略家们的意见同英国人的军事思想背道而驰。美国人愈来愈感到“大铁锤”在1942年既是必需的,也是能够执行的。另一方面,参谋部的详细研究却使英国人更加相信,他们原来的意见,即马上对法国发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