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1/4页)

英国政府用于对日作战的人力和物力愈多,则可以用来为英国经济的独立和战后的稳定作准备的力量就愈少。可是另一方面,如果它对战胜日本的贡献愈小,则在未来困难的经济过渡时期它可以从美国得到的帮助和同情也就愈少。苏联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尽管相形之下不是那么严重,因为俄国的经济始终没有象英国的经济那样完全依赖美国。然而,俄国人能够参加对日战争的规模和速度如何,除其他因素外,还要看输送租借物资的情况如何而定。苏联在对日作战中出力愈多,则可以用来恢复受损害的经济的力量就愈少。

考验盟国的诚意和智慧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制订一种长期的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案,能够为战胜德日两国后的世界保证和平与繁荣。大家都认识到,要保持和平,主要的盟国必须在主要政策上意见一致。英、美和俄国都准备进行这种合作,但又都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条件。这就蕴藏着以后引起麻烦的根源。但在1944年8月,德国尚未溃败,主要盟国之间公众相互的同情依然高涨的时候,大同盟中潜在的裂痕多少是不明显的。

欧洲胜利在望的局势带来了一些问题,盟国着手处理这些问题所用的方法,同它们在大战初期应付问题的方法一样。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平时经常联系。此外,三国代表在1944年秋季开了三次重要会议。从8月21日到9月28日,英国、苏联和美国的代表在敦巴顿橡树园讨论了未来的国际组织;从9月29日到10月9日,英美两国代表和中国人研究了同一问题。罗斯福和丘吉尔偕同各自的属员,从9月11日至16日在魁北克会晤(即第二次魁北克会议或“八边形会议”),设法解决他们之间发生的某些问题。在正式会议结束后,丘吉尔同总统在海德公园又待了一星期,然后于9月25日回到伦敦,紧接着又动身前往莫斯科跟斯大林会晤(从10月9日至20日),试图为英苏关系做些工作,正如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为英美关系解决了一些问题那样。丘吉尔不虚此行。他的努力和事态的发展消除了主要盟国之间引起摩擦的某些问题,缓和或搁置了另一些有争执的问题,结果到10月底,大同盟看来比1944年早些时候更为巩固与融洽。然而好景不常,到年底时大同盟又需要修补了。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就是为了这项任务而举行的。

1944年8月,欧洲战场在政治…军事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军队从意大利调到法国南部以后,英美在巴尔干和中欧显然不能从事任何大规模的作战了。同时,德国在罗马尼亚的防御引人注目地崩溃,为红军开辟了进入匈牙利和巴尔干北部的途径。俄国人赶紧利用这个机会。俄军于8月31日开进布加勒斯特。9月5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9月9日在保加利亚新政府成立并对德宣战后,战事中止了。红军长驱直入索非亚(9月16日),立即朝西转向南斯拉夫边境。10月1日,俄军前锋进入南斯拉夫,和铁托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两星期后,10月15日,贝尔格莱德解放了。在此期间,俄国和罗马尼亚的军队已经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11月11日,红军直抵布达佩斯郊外。到月底,一支强大的俄国部队从南斯拉夫挥戈北上,渡过多瑙河,从后方袭击匈牙利首都的德国驻军。但是,德国人机敏而坚决地继续战斗,希特勒又派来了援军,再加上俄军给养上的困难,所以大约在年底前后俄国的攻势暂时停止了。

俄军在布达佩斯附近暂时受阻,但南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三个月左右期间已经完全改变了欧洲的地图,这一局面并无变化。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的大部分以及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都已经进入苏联的作战范围,对这些国家国内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后果。随着俄国势力的扩张和威望的增高,西方,特别是英国在欧洲这些地区的影响相应地降低了,一种特殊的近于革命的形势在东南欧四处蔓延。

在更北面,俄国人也没有闲着。1944年9月15日,他们在爱沙尼亚发动了一次强大的攻势,又于10月3日在立陶宛展开进攻。到10月10日,红军已经到达波罗的海沿岸美美尔附近,切断了拉脱维亚一大批德军的退路。可是10月16日对东普鲁士发动的进攻遭到德军猛烈的抵抗,仅仅十天后就被迫暂时停顿。这一挫折,连同两个月后在布达佩斯附近一次类似的挫折,证明德国人在本国和中心战略防线受到威胁时,仍然没有泄气而能作出顽强有力的抵抗。

在11月和12月间东线稳定下来以前,德国在西线的处境有了同样的好转。到1944年8月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