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部分 (第1/4页)

陀锌赡茉诙�驹路葜信级��赜形淦骱途�闷返拇�煌翟椒馑�呖����嫉母劭诤秃M濉�

希特勒不甘心放弃这个计划;爱尔兰作为一个从空中袭击英国西北部港口的基地,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希特勒认为,占领爱尔兰可能导致结束战争。但他承认,在爱尔兰登陆只能在德·瓦勒拉的同意下才能进行。为此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并给德国驻都柏林的全权公使发出指示,令其查明德·瓦勒拉是否希望得到支援。与此同时,德国的宣传机器企图使爱尔兰人相信,英国正在准备入侵爱尔兰。这时还不清楚,提出英国入侵迫在眉睫的警告是希望用以吓唬爱尔兰接受德国的援助,还是希望用以作为德国进行“保护性占领”的一种借口。德·瓦勒拉拒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插足爱尔兰领土一事无疑使那些仍按1916年时代的方法思想的人为之失望,特别是从12月3日的元首会议报告中,可以清楚看到,德国人竟会天真到相信德·瓦勒拉可能愿意接受德国的援助。爱尔兰政府的态度,以及雷德尔从海军角度力陈入侵是不可能的报告,估计一定已使希特勒被说服入侵是行不通的,尽管有关爱尔兰的详细地图和情报已在1940年到1941年间准备好了。加以,到1941年春,德国的全部资源都已被用来准备进攻俄国和援助它在地中海的意大利盟友。

虽然德国入侵的危险实际上已经过去了,但是还存在德国进行空袭报复的危险,如果爱尔兰允许英国使用它的港口的话。1941年1月,继而在5月,都柏林和爱尔兰的其他地方连续遭到轰炸,所投下的炸弹经查明是来自德国的。1月6日和6月4日,爱尔兰政府就这种侵犯中立领土的行径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对这两次事件德国人都提出,应由英国飞机负责,但是他们最后承认说,不能排除5月31日有一架德国飞机偶然地在都柏林误投炸弹的可能性。德国政府同意赔偿这一事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炸弹都是偶然地误投在爱尔兰的这种解释,似乎是很站不住脚的。那末德国人当时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想通过使爱尔兰人相信炸弹是英国飞机投的而挑起爱尔兰同英国的纠纷呢?还是想吓唬住爱尔兰人使其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或者是——这似乎是最可能的——打算用炸弹作为一种警告,如果爱尔兰对英国实行让步,将会出现什么事情。无疑,空袭在这方面是有些作用的。爱尔兰几乎没有防空工事,对未设防的城镇遭到空袭的恐怖确实加深了爱尔兰人严守中立的决心,虽然采取和坚持这个政策主要是出于其他原因。

到1941年年中,德国人一定已明白,他们所能期望从爱尔兰得到的好处,莫过于爱尔兰严守中立,因而拒绝让盟国染指它的港口,与保留德国在都柏林的代表,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有关盟军军事活动的重要情报。

如果爱尔兰在战时的态度,对英国和美国来说,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那末它对希望看到爱尔兰再发生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大规模动乱的纳粹政府来说,无疑也是同样如此。

第三节 袭击珍珠港到盟国总攻日:与盟国的关系以及中立的经济后果

(一)美国参战的影响

由于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和12月11日德国及意大利的宣战,美国也于1941年12月加入了交战国行列。美国人可能曾抱有希望,爱尔兰将会因他们的参战而改变它的政策,这种希望很快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12月14日,德·瓦勒拉在科克的一次演讲中说,国家的政策将保持不变,即友好的中立政策。尽管如此,罗斯福仍然决定吁请德·瓦勒拉重新考虑他的决定。罗斯福在12月22日发出的一份备忘录中说,如果要维护自由和民主,那就必须由所有的自由国家一起来捍卫它。他表示确信,爱尔兰政府和人民在目前形势下会懂得应该怎样负起他们的责任。

1942年1月27日,德·瓦勒拉发表一项声明抗议美军在这前一天在北爱尔兰登陆。他说,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美国政府都未就此同爱尔兰政府进行过协商。爱尔兰对它整个领土统一的权利要求将不因美国远征军的到来而受到影响。他最后说:“继续保持爱尔兰的分裂就如同侵略所有国家一样是不能原谅的,而结束侵略别国正是英国和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信誓旦旦公开宣布的目的。”2月6日,当布伦南向美国政府递交这一声明书时说,爱尔兰政府和人民把美国军队的到来看作是对分裂的认可。他们还担心,美军可能被用来以武力占领基地。副国务卿韦尔斯向布伦南保证说,美国无意侵犯爱尔兰的中立。罗斯福在2月26日写给德·瓦勒拉的一封信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