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部分 (第1/4页)

利在1939年时还计划再兴建一些,其中有几个已在意大利参战前动工。如果这片领土归还给奥地利的话,奥地利是准备向意大利输出水电动力的,甚至还准备考虑在现有电站所在地区给予意大利治外法权的可能性,但是意大利要进一步发展,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困难的,而这种发展对意大利来说比对奥地利更为重要,因为奥地利在别处还有很多动力来源。

阿尔托…阿迪杰的工业化并不仅限于建设水力发电厂。特别是化学工业和制铝工业,在波尔萨诺有相当大的发展,赫赫有名的蒙特卡提尼公司在该地设有各种各样的工厂。但记住这一点是重要的,即操德语的居民对这些企业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大部分仍然从事农业。工业是由意大利人控制的,工业雇用的,主要也都是意大利人,有许多人雇自人口过于拥挤的南方,而且主要的工业产品和水电动力是用来为伦巴第平原的一些工厂服务的。

(五)1946年9月5日的意奥协议

外长会议在1945年9月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过一项声明,大意说,意奥边界将不予变动。对南蒂罗尔归还给奥地利的要求则拒绝予以考虑,这使奥地利人感到很痛心;外长们最后同意可以考虑对边界作一些小的调整。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把边界线划在从勃伦纳山口到阿尔托…阿迪杰和特兰托两省省界去的中途附近的地方,这样,就会把居民全部是操德语的那几个北部谷地划归奥地利,而把波尔萨诺和梅拉诺连同一些最重要的发电厂——虽然不包括它们的水源——留给意大利。这样分界,还会把那条沿着瓦莱…普斯泰里亚(普斯特尔塔尔)谷地把东蒂罗尔的利恩茨同勃伦纳山口和北蒂罗尔连结起来的铁路线划给奥地利。这个建议后来也遭到外长们的拒绝。然而,他们却需要在意奥两国间取得某种形式的协议,并使它们认识到彼此间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因此,对意和约第十条是这样写的:

1。 意大利应与奥地利作出安排或确认已有的安排,以保证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之间旅客和货物的自由通行。

2。 各盟国和参与国已注意到1946年9月5日奥地利和意大利两国政府已达成协议的各项条款(条款全文载附件四)。

在巴黎达成的这一项最后协议共分三节。第一节答应让波尔萨诺省(阿尔托…阿迪杰)操德语的居民以及特兰托省内使用两种语言的各邻近城镇中操德语的居民都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第二节规定要让该地居民行使地区自治的立法和行政权力;第三节答应要修订1939年希特勒…墨索里尼协定中关于国籍选择的规定,要缔结一项相互承认大学学位的协定,拟订一项关于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之间通行问题的协约,并将作出努力以扩展边界地区的越境贸易。

1946年后意大利是采取了一些行动来履行上述协议的,但操德语的居民对于意方解释那些最重要的条款——答应在立法和行政方面给予该少数民族以一定程度地区自治的那些条款——并不完全满意。1948年的意大利宪法,确是把特兰提诺…阿尔托…阿迪杰承认为全国五个具有特殊地区法规的大区之一的。但是,由于这一大区除了阿尔托…阿迪杰外也包括特兰提诺,全大区人口中意大利族占多数。在自治区内部,根据法规赋予波尔萨诺省(德语居民占人口多数)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很有限的。

第四节 意南边界

(一)引言

修订意南边界——正如事实所表现的那样,还包括的里雅斯特和伊斯的利亚半岛的处置问题——是对意和约中必须予以处理的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南斯拉夫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约中无疑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在1945年,他们是对德作战各大国的盟国,1943年以前也还是对意作战的盟国,同时又是在苏联特别提携保护下的一个国家。使局面更加棘手的是,有争议地区的一部分已在1945年5月间由西方盟国的部队占领,另一部分则已为南斯拉夫部队所占领,而南斯拉夫本身就是提出领土要求的一方。

威尼斯…朱利亚区

1918年以前,那块后来在意大利统治下叫做威尼斯…朱利亚的地方,曾全部是在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的疆界之内。从十五世纪起,不论是起初的威尼斯共和国也好,或者是后来的意大利王国也好,其东部边界都是从亚得里亚海顶端的伊松佐河口以西几英里处的一点起,朝着大致正北的方向延伸的,但是在这条线的东面,的里雅斯特市和伊斯的利亚半岛的沿海各城镇,从它们接受罗马化之日起就一直居住着意大利族居民,具有意大利的文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