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芸娘连忙拎起了包袱,又抱起了那张琴囊。

高翰文的目光立刻望向那张琴囊,芸娘从他的瞳仁中似乎又望见了隐隐闪出的火苗,颤了下,将那张琴囊慢慢放回到桌上,只拎着包袱走到高翰文身边。

高翰文却走到了桌边抱起了那张琴囊:“走吧。”径自向门外走去。

芸娘眼里流露出感动的神色,紧跟着他走了出去。张居正轻叹了一声,跨出门去。

严世蕃府邸门外

朱七不为已甚,还是让严世蕃坐着他的轿回到了这里。

轿子停下了,一个锦衣卫掀开了轿帘,严世蕃却坐在里面一动不动。

仅从他的视角,就能看见高大的门墙外满是火把灯笼,站满了锦衣卫,大门口却是东厂的提刑太监。

“到家了。严大人,下轿吧。”朱七在轿外喊着。

“拿圣旨我看。”严世蕃依然一动没动。

“圣旨不归我们宣读,严大人知道,我们只管拿人。”朱七伸出了那只大手,依然不失礼貌地一伸。

“没有圣旨,凭你们就敢围了我的家,还敢拿我!”严世蕃在轿内又咆哮了。

无数个锦衣卫眼中都喷着火,从四面围过来了。

“干什么!你们敢!”严世蕃依然咆哮。

朱七举了一下手,那些锦衣卫都停住了脚步。

朱七伸手抓住轿帘一扯,扔在地上,然后一跃,跃进了轿杆中,望着轿里的严世蕃:“严世蕃,有个人你还记不记得?”

严世善第一次领略到了锦衣卫头目的面孔有如此疹人:“谁?”

朱七:“咱们锦衣卫的经历官沈链沈大人!”

严世蕃脸白了:“你、你们想公报私仇!”

“没错。”朱七的脸冷得像石头,“沈大人当年就是我朱七的上司。也是今天来这里所有兄弟们的上司。沈大人上疏参你们狗爷俩,死的那样惨,你当我们都忘了!”

严世蕃:“那好,你有种就杀了我,替他报仇!”说着闭上了眼。

朱七:“狗爷俩的,你们狗奸党杀了那么多忠臣,现在杀了你,太痛快了吧。出来!”随着一声吼,朱七双掌齐发,击在轿子两侧的柱子上,那顶轿的轿顶和轿壁立刻四散飞了出去,只剩下轿座依然在原地居然丝毫未损!严世蕃孤零零地坐在已没有轿顶也没有轿壁的轿座上,

“贱种!提溜进去!”朱七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开了。

两个锦衣卫扑了过来,一边一个拧住严世蕃的双臂提了起来,拖着走进了府门!

北京都察院大堂

明代的三法司,真正管官的衙门还属都察院。无论每年对各级官员的考绩,还是监督各级衙门的官风,都察院都有直接的参劾权和纠察权。除了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一般的御史那也是见官大三级。

今天是明嘉靖四十一年正月十六,也就是真正的新年伊始,每年的这一天卯时,六部九卿的正副堂官和驻京的御史照例都要来到这里,发领都察院对各部衙门官员上一年的考绩评定。这时的大堂里已是纱帽攒动,红袍耀眼。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天来的人阵营十分分明。叶镗、万亲领着一群官员站在左边,还有另一群官员站在右边,谁也不看谁,大堂里一片沉寂。

还有一点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是,今天第一个说话的并不是都察院的都御史,而是高拱。他站在都御史的身边,望着站在两侧的正副堂官们:“诸位大人也许有些已经知道了,也许有些还不知道,都察院御史邹应龙参严嵩、严世蕃父子擅权误国的奏疏皇上批了!”

站在右边那些官员的无数双目光立刻投了过来,兴奋激动。

叶镗、万寀领着站在左边的官员都垂下了头,一个个脸色灰败,惊惧茫然。

高拱:“奉旨,高某特来向诸位大人宣读一段邹应龙的奏疏,和皇上的御批。”说到这里他从袖子里掏山了一本奏疏,翻到第二页朗声念道:“‘世蕃父子贪婪无度,倍克日棘,政以贿成,官以赂授。凡四方小吏,莫不竭民脂膏,偿己买官之费,如此则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竭?天人灾警安得不迭至?’圣上御批‘触目惊心,发六部各卿公议!”宣读毕,高拱目光炯炯:“记得当年严氏父子杀杨公继盛和沈链公时曾公然喧嚣’任他燎原火,自有东海水‘!今天东海的水终于将奸党父子淹了!’越中四谏‘’戊午三子‘还有无数忠良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了!”说到这里高拱两手高拱,目望上方,已然热泪盈眶。

突然,右边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