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东瀛日本买金银,横竖他们那里铸不出钱来,用的都是我大宋的铜钱,这么算起来,金银价格比原先又低了许多了。总之堤内损失堤外补,本衙内绝对不要作冤大头!”

梁中书得到他的支持,心下甚为安慰,大宋财赋半出东南,京畿又是居中转输之地,天下物资都得从这里转运,这两处货币的需求量足抵天下之半,高强这等于是将钱法变革一半的工作量都承担起来,其功劳不为不大。

着实奖掖了几句,梁士杰看高强眉宇间仍有心事,便开口相询。

高强便将蔡颖和自己闹误会的事说了,什么为了李清照这么个寡妇吃醋自然删削不提,只说是钱法上头千头万绪,一时误会闹了别扭。

梁士杰倚着自己身份,和高强也算姻亲,便解劝了几句,又拍胸脯担保,要叫夫人设法为高强夫妻解开这个误会。高强今天来找梁士杰,原本有修复夫妻关系的用意,当下大喜称谢。

第九卷 梁山下篇 第六章 心结

轻车简从,一介书童,公车到任,衙役尚且不识……

放心,这只是小说里的桥段,现实中就算有,那也是个别狷介书生玩的把戏,新官上任是件大事,搞突然袭击只会造成与未来同僚的不愉快,要是弄出什么笑话的话,就是在自己漫长仕途的一开始给自己下了一个套了。谁脑子有毛病,和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反正高强是绝对不会的,这位本朝第一位进士及第就作知府的高衙内,在官诰下来之后足足磨蹭了半个多月,每天在京城各大王公侯伯尚书侍郎等等中间穿梭一样的应酬,收礼收到手软,日程表安排的紧凑之极,其忙碌程度绝对不小于近来几乎常驻都省讲议司的蔡太师。

留恋处,兰舟催发……不管愿意不愿意,上任还是要去上的,高衙内带着一身疲倦(应酬太多),带着满怀眷恋(京城繁华何处能比,尤其是青楼),当然,不为人知的是还带着整整一船的财物,终于启程离开东京开封府了。

“貌似官员们说起自己的财产来,都会用宦囊这个词,本衙内虽然还没当一天州官,没领过大宋的俸禄,更没贪墨过一文铜钱,这宦囊却已经颇为沉重,还不算上那些直接留在大通钱庄东京分号的金银绢帛,嗯嗯,做官果然是一件人人向往的好事。”挥手自兹去的高衙内,心里不无得意地转着念头。

这次和前年前往东南上任的排场又有所不同,石秀的势力这两年越来越大,运河以及各地水道的纲运,除了朝廷之外,几乎已经全部成了他的天下,说句不夸张的话,那运河上帆影点点,往来如梭的船运,若不是朝廷的调运,就一定是持着秀字令牌的船只。

有了登州水师的支持之后。业已提升为殿前天武军统制官的石秀也开始组建起自己的船队来,仗着各地市井闲汉和车船行业的巨大人力资源,他拉队伍的速度叫高强都觉得惊讶,这不,知道衙内要去上任,沿途还得收受各地官员献上的财物,石秀立马献上内河大船三艘,船队从汴京东门进御河。转黄河,再入梁山泊,从济水河出海。而后直抵青州海边,之后陆行数日便达州治所在。

这条路线是高强自己圈定的,往后从海上运到登州刘公岛的货物趸运到内河船上之后,就要通过这条水道直达汴京,再分往河北。湖广,川陕等地,因此亲自走上一遭实属必要。

燕青已经于三日前启程往杭州去,到了那里,他要和许贯忠交接事务,接手东南的应奉局、大通钱庄本号以及东瀛船队三个摊子,而后许贯忠将由海道北上,至登州刘公岛上岸。从陆路前来青州与高强汇合。

此次随行人员以韩世忠为首,这位陕西猛将年方二十,却已经官封一州兵马都监,麾下数千人马,叫人好不钦羡。不过此时这数千人马还在青州城里,韩世忠所能指挥的也只有那几十个护卫,所幸高俅见儿子带着大笔财物上路,山东河北盗匪多得很,怕他被哪个不长眼的劫了去,调了百十个禁军精兵给韩世忠指挥,沿路保护宝贝儿子的安全。以外石秀一路相随相送,陆谦和杨志也跟着高强一同上任,因此这船上每天不是大宴就是小饮,总之热闹非常。

一路船行无话。经过梁士杰的斡旋之后,高强小夫妻总算言归于好。对于高强带上了包括潘金莲在内的所有女眷,蔡颖大小姐也故作大方,夫妻俩相敬如宾,好一派融融景象。

到了郓州东平府境内,高强得空上了岸,一队人轻骑快马,不一日就来到阳谷县。

当初收拾了西门庆之后,高强派人将武大郎的坟给整饬一新,修了一个大大的坟头,这次来时轻车熟路,也不用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