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这般说起,武松才想起了自己的来意,讶然道:“恁地说来,宋江哥哥竟然是与兄长有约?只是兄长现今乃是一方大员,宋江哥哥却是山寨头领……”说着说着,武松看高强的眼神就有些变化。

看来武松已然料到几分,高强索性就把话挑明了:“兄弟,实不相瞒,那梁山宋江宋公明,在上山之前就已经投靠愚兄了。”遂将自己与宋江的结交经过说了一遍。

当今河北山东一带最具盛名的绿林豪杰,竟然是朝廷派来的细作,若不是亲耳听到,哪里能信?武松听的目瞪口呆,只觉得自己眼前像是在变戏法一样,直到高强说起,将来要招安梁山,率领众好汉北征燕云,光复河山,这才反应过来。

“如此说来,兄长与宋江哥哥乃是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这等作为,为的是我大宋的江山社稷?”

高强见武松这般问,显然接受度很好,忙道:“正是!愚兄历练四方,又前往塞北出使,自觉深知中外虚实。论起当今时势,虽说大宋繁华似锦,其实已是危机四伏,倘若遇到异族入侵,措手不及之下,只怕有倾覆之险。我辈男儿,自幼习文练武,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报效国家,替天行道!方今承平日久,民不习兵,愚兄左思右想,还是要向草莽中寻觅豪杰之士,共赴前途。”这话说给武松,正是说对了人,他自幼生长民间,又不读书,什么国家大事哪里懂得?但江湖中人颇以忠义为先,这却是武松最为看重的,况且高强和宋江都是他所敬重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面,这两个人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当然就应该是这样目标远大、令人听上去就热血沸腾的名堂才对——替天行道,听听!

当下慨然道:“兄长用心良苦,这一片忠心为国,天日可表!小弟虽然不才,也愿追随兄长,成此大事!”

“好,好啊!”响鼓不用重锤敲,高强也不多说,便问道:“兄弟,你却是如何到了梁山军中?”

有此一问,武松才想起来,忙拉着高强的手道:“兄长,你在朝中有大势力,此事务必帮忙,柴大官人对小弟有大恩,此番受奸人陷害,身陷囚牢,命在旦夕!”跟着将当日眼看柴进被捉,自己脱身逃走求救的事说了一遍。

高强这才明了前因,心说柴进贩点私盐算什么大事,凭他自家的丹书铁券,若是再有本衙内一句话,保他性命是小事一桩,当即满口答应,又将官兵大队数日内就将合围的事说了,道:“兄弟,你回去之后向宋江说明,速速撤军,此地不宜久留,那柴进的事包在愚兄身上就是。你回山上之后,我会派人与你联络,你宋江哥哥是山寨众人之望,许多事情作起来不方便,往后可要兄弟你费许多心神。”

武松自然满口答允,两位兄长作下偌大事业,怎可没有他这作兄弟的份?又听得高强一力承担柴进一事,心中大安,只觉得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力气,问道:“兄长,往后咱们梁山每次出兵,是否都要向兄长通报?”

“这却不必,我远在青州,山寨的事要你和宋江执掌,倘若事事遥控,反而捆住了你们的手脚。这练兵之道,不但要练,还得实战,你们若是坐守山寨,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能成什么气候?再者,山寨众人若闷得久了,也要生事。以愚兄所见,当务之急还是要将晁盖赶了下台,此人在梁山上,宋江便多一层顾忌,许多事都作不来。”

武松听了有理,也便点头,至于梁山动刀的对象,高强把手一挥:“只需守着替天行道这四个字在心中,事无不可作。”说到明处,造反是不行的,象这次这样险些杀到自己人头上也是不可以的,除此之外,黑道火并,白道抢劫,都随你们的便。

武松的心性正直,要他作无间道的秘密勾当,又或者加入盗伙去杀人放火,他都是作不大来,但是包上了这一层“替天行道”的糖衣,他便觉得起劲得很了。兄弟俩又说了些别来的事由,眼看天色将到寅时,武松也该启程回营去向宋江汇报了,这才执手依依话别。

站在义庄外,眼看着武松雄壮的背影在夜幕中迅速隐去,高强轻轻松了口气,忽地想起一件事来:“糟糕,忘记问他了,要我给金莲找个归宿,若是本衙内自己收了房,算不算她的好归宿?”

看武松的样子,好似以后不想再和金莲有什么关联了,但与高强还是要作兄弟的,倘若潘金莲转脸又成了武松的嫂嫂……高强想想就觉得头疼,待要追上去问问武松这个问题,却不好开口:“罢了,真是红颜祸水!回去慢慢再说罢!”

见武松已去,周围埋伏着戒备的众牙兵也都现身,许贯忠也从义庄后面走了出来,向高强一笑:“恭喜衙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