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狗创罄蔚慕诩叮�缘氖露疾恍枥恚��诙嗔耍�绰冻雎斫拧!�

这话杨雄已经牢记,连连点头,不在话下。

石秀仰起头,细细揣想前后各个关节,没发现什么岔子,便自回房睡去,他为了给张青和杨雄制造会面的机会,昨夜在青楼熬了一晚,顺便部署自己的众手下,着实累得不轻。

只是刚到门口,却又想起一事,转身道:“兄长,你这就要‘上山落草’了,许多金银细软不得收拾一下?以小弟看来,兄长须得速速将家中细软都存到大通钱庄里,开出银钞来随身带着,这才是落草的打算呐!”

第十卷 大名府 第一一章

大观四年,正月十四。

明天就是上元节。从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整整四天里,不单是大名府一地,大宋全国上下,都进入狂欢,各地以灯会为中心,到处都上演着万人空巷的景象,好比现在社会的某些国家的狂欢节一样热闹,至于国内一些城市搞的什么啤酒节呀海鲜节之类的草台班子压根就没得比。

大宋民间经济活动极为活跃,这样的日子正是做买卖挣钱的大好时机,自然不能错过,自打过了年,四里八乡的百姓就拉车带货地往城里赶,各种艺人更是缕缕行行,犹如百川归海一般。若是站在大名府的城门处站一天,任何人都会对即将到来的繁荣景象充满期待。

“去年上元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吟着六一居士欧阳修的词,高强不禁回想起自己经历的几次上元节的热闹场面,东京汴梁,杭州,乃至青州,大宋的百姓虽然仍旧处在朝廷和庞大官吏们的剥削之下,但是建立了最完备的文官体制的宋朝,为中国百姓提供的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足安定的生活环境。

“苦啊!人家忙着准备过节,本衙内满怀锦绣(抄来的),却得在这里顶风冒雪!”现实是残酷的,脑中的幻想在这一刻离自己犹如十万八千里远,从青州城出发以来,三百里路足足走了十天,再加上中途在李家庄歇了两天,高强的八百精骑直到今天才赶到飞虎峪附近。

这十来天中,下雪的天气占了一多半,哪怕雪停了,路上的厚厚积雪无人清扫,路也是越来越难走,若不是风雪最大的那几天在李家庄躲过了,这支队伍能不能按时抵达都还是个未知数。

幸好早有准备,取得了当地驻军的支持,在这片距离飞虎峪不过十里路的小山坳中,早已建起了一片隐蔽的营地,树木间杂着栅栏,聊以抵挡风雪。帐篷住人,马圈养马,这小小营地中各种物资都有储备,总算让高强这支骑兵得以休整。

受命建立这片营地的正是扈成。经过祝家庄一战,他算是明白了,梁山的问题一天悬而未决,独龙岗就不会安全,因此在得知高强此次有意毕其功于一役之后。他可说是石秀帐下积极性最高的人了,这个营地在短时间内就整顿的井井有条,赢得高强身边一众军将的点头赞誉,实属难能。

全军安营已毕,等刘琦安排了岗哨,巡视完营地回到中军帐时,几乎所有大员都已经聚集于此,凭他的经验,这大概就是出战前最重要的会议,不必人提点,当即凑了上去。

只听扈成向高强道:“衙内,石三爷最新的消息,晁盖已经离了梁山,眼下该是在大名府外某处躲藏。虽然还不晓得大名府内何时动手,左右也只是上元节后两天,梁山上传来消息,二头领宋江是十七日下山,想必是接应大名府那一队贼人回山寨的。”高强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宋江这个秘密是不能再提了,因此扈成只能透露出梁山上有高强的内线。

杨雄加上宋江,两头都有最直接的情报来源,再加上石秀遍布梁山和大名府的众多耳目,这个结论应该是事实不远,高强点头,稍稍提起声音道:“诸将!梁山贼人,近来气焰日炽,日前大众围攻独龙岗,荼毒地方,现在居然敢向我大宋北京进攻,我辈食君之禄,岂可不为君分忧?”

他也不用说什么豪言壮语,这时代忠君思想深入人心,在座的又都是属于大宋统治阶层的成员,这样的水平已经足以激发他们快要被风雪冻僵的士气了,帐中一片呼喝之声,就算是知道高强和宋江关系的,却也对此战充满期待,毕竟对手是晁盖和卢俊义,高强的直接敌人,大可放手大杀。

通报情况,激励士气,之后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命诸将安抚部下,保持战备,这会议便散了。高强看着刘琦略显失望的眼神,却也有些空虚,若不是怕被人认出来打草惊蛇,其实现在在大名府里和晁盖、卢俊义等人玩“暗战”的应该是他才对。

当然,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