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能翻身,本衙内因着姻亲的关系,也在他的打击之列,此人不除,我难以安枕。偏生蔡京要作宰相,梁士杰要保宰相,我那丈人也想要尝尝宰相的滋味,自己内部都不齐心,如何共御外侮?到头来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许贯忠一面听着,一面默不作声,待听到高强说出“一团乱麻”这四个字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双掌一击道:“衙内,岂不闻俗语说,快刀斩乱麻?局面复杂,咱们就想办法将其简化,先为己之不可胜,而后待敌之可胜。”

高强莫名其妙:“我之不可胜?我有什么不可胜?”

“衙内春秋正盛,圣眷正隆,老大人与梁师成内相、郑居中枢相,童贯枢相等都是交情莫逆,加之小乙那里的财力,石三郎的人力,无论衙内自身官居何职,只单单凭着这几点,衙内就是扳不倒的,纵然一时政坛不利,久后自然出入宰执无疑。如今衙内所忧者,当以陆谦为光此人手中握着衙内的阴私,一旦揭露出来,再被如蔡京张商英之流加以利用夸大,后果堪忧。”

“你的意思是,不管蔡家的反应,咱们尽快将陆谦给干掉?”对于陆谦这样的人,高强根本不会考虑作什么思想工作,一旦有了这种打算,要么不动,要动就必须斩草除根。

“正是!”许贯忠重重点头:“除掉陆谦,咱们就是铁板一块,后果无非就是蔡家知道大娘曾私下联络衙内的部属,彼此间再生龃龉,只是衙内这些日子以来,与那蔡家之间的龃龉还少了么?只需一日他蔡家还需要借助衙内之力,他就一日拿咱们没有办法。”

“……罢了!”高强一咬牙,看来也只得如此了,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等着看什么时候陆谦会把自己的事情捅出来,干脆先下手为强。一味顾忌蔡京的反应,这么前怕狼后怕虎的,到最后没准就是两头不着。

“那张商英这头呢?”高强接着问,理清楚之后,陆谦是最近的。张商英是最远的,蔡京等几人是最复杂的,当然先从最简单的弄起。

“张天觉的头等大敌乃是蔡京,一天蔡京仍不死,他这相位一天作不安稳,因此他对付衙内是辅,对付蔡京是主。”许贯忠显然已经想地通透,不假思索:“是以小人以为。衙内的上策就是,只需张商英不惹到咱们头上,咱们就不理会他,比如今次他上奏要废止方田和钱引两法,这方田法涉及新旧党争,和咱们可没大关系,大可丢给蔡京一党去头痛,咱们只求官家驳回废钱引之议即可。如此既可向蔡京交代,又不至于被蔡京当枪使了。”

高强恍然:“你是说,咱们要尽量让蔡京和张商英去狗咬狗,自己不作出头鸟?”

“正是!眼下衙内资历尚浅。朝廷政争就算有什么波动,也轮不到衙内入朝执政,何必理会许多?只消将咱们手中的钱庄、船队、应奉局抓牢了。任凭宰执如何厮杀,也伤不到衙内一根汗毛。”

高强听的倒爽利,却又想起一事来:“未必吧?就以钱引一事而论,那张商英就能对付了我,这宰执里面有这么一号,实在叫人头痛。”

许贯忠笑道:“衙内莫要欺我,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今年国用匮乏,连官家都要舍开宰执大臣,向衙内问计。那张商英又不是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消衙内向官家剖白利害,说明这钱引乃是关系国用的大事,一旦骤变,势必要用大笔财物赎回钱引,朝廷用度必定应对艰难。如此一来,官家哪里还容得张商英胡来?”

高强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好在大通钱庄的名字也是赵佶提的,多少有点香火之情,张商英这废止钱引的理由又甚是荒唐,说什么钱币太多,要搞统一,那天下货币无数,有许多唐朝五代的铜钱都还在民间流通,又岂是说废就能废的?驳了他这一条并不为难。

至于蔡京复相一事,虽然对高强的影响最为严重,许贯忠倒以为不妨放到最后来处理。一方面蔡京刚刚罢相,而且官家对他颇有疑忌之意,短期内不大会考虑重新起用,另一方面蔡京最大的威胁是张商英,俩人不分出个高下雌雄来,蔡京是不会再树立高强这么个敌人的。

而梁士杰虽然是高强属意的宰执人选,但这个目标在目前来说过于理想化,只能放到最为次要的地步来考虑,按照许贯忠的说法:“至不济,将蔡京,蔡攸,梁士杰统统打倒在地,衙内自己去作宰相,又有何妨?最多是多花些时间,大宋的元气多伤几分而已,衙内纵然花上七八年,等到三十岁再拜相,那也是本朝未有的盛事了。”

许贯忠说得轻松,高强却听的冒汗,再等七八年?好么,那时节都到宣和了,海上之盟一签,就凭大宋眼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