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1/4页)

他站起身来,走到那面地图前,负手抬头,望着那一片土地,心中忽然生出一声喟叹: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在今后的数百年中两次入主中原,至乎蒙元入侵,亦是因为金人入侵中原,关外少了制衡之强族,才使其坐大。我今日之所为,未知能安定之否?

“此次入辽,首要任务是保存自己,须知孤军悬于海外,纵有登莱水师可以倚仗,终是缓急难援。又若众心离散,万一有人投降辽国,则我立即陷于被动,为国家大事计,那时节朝廷决计不会承认你们是官兵的。如此艰难之境,你等谁能当之?”

他转过身来,眼睛一扫,史文恭被他这一问,一看,眼光便有些游移。高强暗笑,把手一指花荣:“尔等之中,惟有花荣能当之!以孤绝之境,团结必死之兵,花荣他自反出清风寨之后,便一直处于如此境地之中,我不用他用谁?”

不待众人发话,他随即又一指史文恭:“文恭,你此行亦有旁人难及之处,那曾家女真温都部人,我要你择数十员精悍而良善者带去,尤须以通晓我大宋文字为佳。恃此将以招致众系辽女真,即便是生女真部落,亦得而招集之。你与他们相处多年,能知女真文字风俗。更兼是我大宋忠臣,我不用你用谁?只是若论爱兵如子,得众人死力,你却不如花荣。”

什么大宋忠臣云云,高强自然是在给史文恭戴高帽子,不过他是宋人,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武人,又有若干亲族在大宋,确实不虞反叛,这自然是排除了黄袍加身之类的极端情形在外。

果然史文恭见高强这般说,亦只得心服,当日花荣在那水泊边河滩上断后死战之情景,他虽然不曾亲见,却也从旁人口中得知。这般以民间身份作战,他的经验确实不如花荣丰富,当然若是比起韩世忠、刘琦这类自小行伍的武将来说,他却又好上许多,这也是高强派他的一个缘由。栾廷玉亦是一般,起码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大宋官兵。

至于徐宁,高强却要倚重他的钩镰枪法,对付女真人的拐子马。起码可以多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不需要等到决战的战场上去赌博。

作了一番思想工作,总算大家都大致说通,高强大为高兴,吩咐将酒席上那些冷菜撤过,换了新菜上来,推杯换盏,大家尽欢而散。

至明日,却由陈规、李应和赵良嗣等人分别给四将讲解诸般要领,陈规主讲后勤补给计划。李应讲解自来与北的贸易的种种细节,赵良嗣则负责介绍辽东的契丹和各族大致情况。这时没了郭药师在场,陈规便大胆明言,嘱咐四将北上之后,务必随处扩张兵力,交结郭药师部下诸将,尤其对于那些和郭药师等同地位的大什等人,须得尽心结纳,不可使郭药师仗恃宋势而自大,将来难制。最低限度,苏州关以南和港口须得掌握在手中。

这中间自然有许多难处,既要和郭药师等人保持合作,又要限制其势力不使壮大,还不能使用大宋的名义,简直叫人有无从下手之慨。史文恭至此已经死了心,反庆幸起自己不必对这志愿军的作为负上全责来。

又留几日,高强便发付四将回返独龙岗大营,前去招募兵士,实则既然没有公开的名义,自然也无从招募起,四将不过是把自己的亲信人等招集一些罢了,其中自然是以花荣人数最多,他那老万营大多都被选入了常胜军中,花荣一招自是应者云集,再三筛选下才得了一千五百人,其次则是史文恭和徐宁,各自有二百人,史文恭更择了五十多女真移民后裔随行。栾廷玉最是尴尬,只得区区四十多人,看着史文恭面前那曾密曾索耀武扬威的模样,栾廷玉心中暗自咬牙,若不是梁山打破祝家庄,此刻将祝家三虎拉出来,也不见得比这几个差了。只是往者已矣,再说董平也已经被明正典刑处死,栾廷玉只得徒呼负负。

五月中的一日,大宋志愿军二千人自独龙岗大营水寨登船,从此入济水河,至刘公岛换乘海船,再北上至盖州登陆,自有郭药师的族人照应。至于登陆以后,打探当的情形,准备攻打苏州关等项,就得看花荣等人的作为了。有趣的是,虽然前后出发的时间相隔近两个月,但是花荣他们却是和粘罕、兀室二人同批离开刘公岛地,无他,只是这两位女真人被高强安排着在内地转悠了若干圈而已,反正车窗一直都是关着的,也不愁他们看出来。

送走花荣等人,高强掰着手指算了算,历史上阿骨打起兵是在政和四年六月,也就是两年以后,而后当年打了宁江州、出河店两战,转年攻克黄龙府,达鲁古城大胜,逼得辽主亲征,护步答冈一战破之……算到这里,不禁挠了挠头,心说这历史书也不晓得说的是真是假,除了宁江州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