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抗日战争中赢得人民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再说,陕北人烟稀少,但到处都是荒地,我们可以进行军垦,完全可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另外,建立根据地的首要条件是敌人统治薄弱,陕北距离蒋介石政权核心统治圈远,敌人势力薄弱,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建立根据地的条件。试想,当年毛主席如果不是上了井冈山,而是去了上海、南京,我们恐怕早就不能坐在这里开会了。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说完敬礼后就坐下了。

朱老总说:“我同意刘一民同志的分析,现在苏区已经是不可能回去了,小部队或许可以,大部队想都不要想。湘西也不能去。去了还是要被敌优势兵力围剿。当下,唯一可行的就是迅速摆脱敌*,*踏步北上,到陕北建立根据地。”

张闻天说:“我同意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地口号,并建议将我党的主张告知全国人民。”

王稼祥说:“顺应潮流才是英雄,我同意坚决北上抗日。建议中央委派一负责同志化装返回上海,既能领导白区斗争。又可以代表中央向全国民众宣传我党主张。”

彭老总说:“我们现在最需要地是找个地方养精蓄锐,不管陕北穷不穷。只要能让部队休整就是好地方。等我们休整一个时期,部队恢复了元气,就可以打胜仗、打大胜仗,还怕什么粮食、弹药解决不了呢?”

陈云说:“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中国最大地民心就是抗日。我党应该坚定不移地打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号。必要时,可以联络第三方实力进行斡旋,与各地方势力谈判。形成一种逼迫蒋介石抗日地环境。”

看看大家说的差不多了,意见也统一了。毛主席就开始讲了:“刚才大家地意见已经趋于统一,归纳起来有…:一是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二是迅速北上陕北建立根据地,三是联络地方势力,逼蒋抗日、促蒋抗日。这…主张了不起,明确了我们红军战略转移地目标和落脚点以及下一步行动指针。有了这…我们就不会再瞎摸乱撞了。我军的战略行动也就有了依据。我们以这…来与蒋介石的打内战、追剿红军和对日妥协相对抗,让全国人民看明白,到底谁是中国的、谁是反动的,谁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谁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谁是正义地、谁是不正义的。人民自然就会站到**的、正义的一方,共同团结起来与蒋介石反动政权作斗争。促使其改变围剿红军、不抗日的反动政策。这样,中华民族才有可能拧成一股绳,在抗日反侵略的战争中取胜。否则,就会被日本侵略者乘虚而入、各个击破,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

毛主席讲完后,会议进行了分工,由***代表中央起草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声明,周恩来代表中央起草会议关于推选***为党地总负责人、军事指挥者的决定,张闻天代表政治局起草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经验教训的总结,决定会议精神向全国各党组织传达。中央红军传达到每一个支部。

会议还决定。对部队实行统一整编,以中央纵队干部和在遵义扩红的兵源充实战斗部队。一军团辖一、二、三师的一至九团。三军团辖四、五、六师的十至十八团,五军团辖七师、八师地十九至二十四团,九军团辖九师、十师的二十五至三十团,总部直属中央警卫师和干部团,其中警卫师辖警卫一至七团,另设炮兵团、重机枪团、工兵团、辎重团。警卫师的炮兵团和重机枪团由警卫师管理,战斗时由军委统筹使用。全军战斗部队共11个师、四十二个团,8万6千余人。

会议结束后,刘一民就返回驻地休息,一路上不停地想,由于自己的到来,红军实力大大加强。历史上红军到遵义时已不足两万人,经扩红后也就3000余人,全军编为16个团,其中一军团缩编为两个师六个团;三军团取消了师的编制,军团直接指挥四个团;五军团缩编为两个团,九军团缩编为3个团,军委直属干部团。

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四个主力军团建制完成,基本满编,单是自己的警卫师就7个齐装满员的精锐团和四个辅助团,还有一个新兵训练团的架子。

最最令人可喜的是,遵义会议不但确立了***地领导地位,还确定了全军北上陕北地战略目标,历史上英勇无畏、历经雪山草地苦难折磨的中央红军,可以轻装上阵,迅速向既定目标前进。

等8万多人地中央红军在陕北站住脚,哈哈,小日本,我看你还能不能象原来历史上那样猖狂。只要老子活着,就会带领红军勇士不停地去给日本鬼子放血,直到小日本血尽人亡为止。

想到得意处。刘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