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此时,李家钰和罗泽洲愁眼对愁眼、泪眼对泪眼,一筹莫展。

红军的攻势太猛,嘉陵江西岸又无险可守,凭新6师和23师的实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事实也是这样,短短一天时间,作为嘉陵江防线纵深配置的二线部队,在红军强大的攻势下,已经溃败,涌向了原本是一线阵地的嘉陵江边。

其实想想也不怪他们,他们的防线面向嘉陵江,是凭江固守,准备配合其他部队进剿红四方面军的。现在红军从背后杀来,有没有什么雄关险隘,让他们怎么守?

何况他们的部队在川军混战时期都是战败者,武器陈旧不说,还得不到补充。和刘湘的21军各部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距离邓锡候的部队差距也很大。如果不是靠着“军官系”基层军官的凝聚力,恐怕早就溃散了。

现在看,只有过江,在对岸建立防线,才能阻挡红军攻势。如果再犹豫下去,可能两个老同学就只能双双成为俘虏了。

思前想后,李家钰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是再不走,怕是就没有机会了。于是开口子道:“平章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马上撤,到东岸去,只要我们把船控制起来,红匪一时半会儿莫奈我何。我们可以东山再起。”

罗泽洲早就想跑了,碍于李家钰是总指挥,实力也在自己之上,不敢开口子跑。一听李家钰放话,半刻钟都不想呆。马上就说:“其相兄决断,我自然拥护。要撤就快,现在就走,这里根本就挡不住红匪,稍迟一会儿,不说部队了,我们自身就有危险。”

二人既然一拍即合,也就顾不着刘湘追究不追究的问题了,马上命令各自的警卫部队立即上船,命令还能联系上的部队一律撤过嘉陵江。过江后立即建立防线,严防红匪渡江追击。

下达完命令,李家钰命令参谋们马上收拾地图、电台,上船过江。

红五师师长李天佑、政委钟赤兵带着几个团长、政委对锦屏镇进行了抵近观察,发现锦屏镇可以说是无险可守,只要部队能接近城门,一个冲锋就进去了。但接近城门不容易,因为无险可守,也就意味着无法隐蔽。

正在商量用迫击炮掩护、13团实施强攻的时候,警卫战士就报告川军要跑。李天佑一看,川军确实要跑,镇子口的警戒部队正在撤离。

李天佑大急,从俘虏口中早已知道这里是李家钰、罗泽洲第三路剿匪指挥部所在地,追击了一天,就是为了捉这两条大鱼,没想到这两个家伙这么不地道,自己还没有发起进攻,他们就开始撒丫子跑路了。这还了得?

再也顾不上调整部署、配备火力了。李天佑对几个团长、政委大吼:“赶快率领部队冲上去,逮住一个是一个。”转身又命令号兵吹号,命令部队冲锋。

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来了,红五师各部队排山倒海一般向镇子里冲去,殿后掩护的川军很快就被人潮淹没。

可惜还是晚了,等部队冲到江边,李家钰和罗泽洲的船已经向对岸划去。江边挤满了来不及上船的川军官兵。气恼之下的李天佑命令所有的机枪射击,意图击毙李家钰和罗泽洲。但他还是失望了,眼看着李家钰、罗泽洲的坐船离对岸越来越近,很快靠岸了。

回到锦屏镇,仍然气愤难平的李天佑,命令部队休息半个小时,吃点干粮,立即沿嘉陵江向上游追击。

钟赤兵叹了口气,劝道:“李家钰、罗泽洲都跑了,其他部队能不跑么?让部队多休息半个小时,稍微恢复一八九力再追吧!”

事实上,钟赤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李家钰、罗泽洲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他们手下的团长们早就顶不住了,不吭声就利用渡船向嘉陵江对岸撤退了。船只不够的,就向南部县城逃跑了。等四师、六师追到嘉陵江边的时候,结局和五师差不多,只不过看谁抓的俘虏稍多一点而已。

逃过嘉陵江的李家钰、罗泽洲惊魂未定,就接到了刘湘发来的询问敌情的电报。

李家钰愁眉苦脸,感觉这个电报很难回答。

罗泽洲这家伙贩鸦片、抽重税、占女人,啥事没经过?看李家钰作难,就说:“其相兄,这有何难,直接发报刘湘,就说我部今日渡过嘉陵江,向营山集中,准备配合各路大军围歼徐向前匪部。”

李家钰摇摇头:“不妥,我们哄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红匪进攻势头这么猛,我军损失又这么大,不报告怎么行?再说,我们如果不报告,田颂尧就危险了,红匪很快会合击他的。”

罗泽洲感觉李家钰真是脑子进水,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田颂尧怎么办。田颂尧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