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邵力子原名闻泰,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1906年在日被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致力于宣传反清思想,办过好几种报纸,先入国民党,后与陈独秀一起在上海发起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跨党加入***。后接受陈独秀、瞿秋白建议,脱离***。先后担任过上海大学代理校长、黄埔军校秘书长、政治部主任、国民**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甘肃省主席、陕西省主席等职。

红11省攻打西安时,邵力子有两点没有想到,一点是没想到红军来的这么快,另一点是没想到杨虎城的两个特务团那么不中用。因此,红军攻进城门时,邵力子在省政府警卫护送下,穿便衣到了火车站,想逃离陕西。还是没有想到,红军那么精明,派部队挖断了铁路,在车站将他俘虏。

对于红军会不会杀他的问题,邵力子一点都不担心,他是早期的**官员,又以国民党友好代表的身份,参与了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管理,对***十分了解。虽然现在这些年轻的**官员可能不是很了解他,但他相信*国军不会把他怎么样的。只是以俘虏身份关在冷冰冰的俘虏营里,着实不好受。冻得他不停地跺脚活动,期望能解除一点寒冷。

罗荣桓进来的时候,邵力子就知道自己的苦日子到头了。以他的人生阅历,自然一眼就能看出罗荣桓是个能当家的人。

当罗荣桓请邵力子到军管会去做客时,邵力子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弄得罗荣桓都感到奇怪,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被吓怕了。

罗荣桓是不了解邵力子,那个时候信息闭塞,红军又处于敌人的围剿中,很多情况都是过去了很长时间才能知道。象邵力子脱党的问题,瞿秋白留在江西后,党内恐怕就没有人能说的很清楚。罗荣桓好在是高级领导,又是政工干部出身,对建党初期的掌故多少清楚一点,才提醒刘一民向中央汇报。

而刘一民由于穿越者的先天优势,对邵力子的历史自然清楚得很,但资历浅,不能明说。也幸亏邵力子是被红七军团俘虏的,要是换换其他部队,命能保住保不住就很难说了。要知道,当时的红军与国民党那是生死大仇,抓到这么大的官,说不定就会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用来震慑敌人。

和邵力子一起回军团部的时候,王老虎向政委报告,要求随政委同去,看望一下军团长。

罗荣桓很明确地说不行,军团长很忙,不要打扰他。不过他会转告军团长,在他有空的时候,让他来特战队和同志们一起交流。

王老虎怏怏不乐,李凌风说,明天直接去向军团长报告,邀请他来部队和大家见个面,自从他受伤后,战士们都还没见过他呢!相信军团长绝对会来的。

王老虎听李凌风这样说,情绪才好转了一些,拉着战士们开始继续交流。

回到军团部,罗荣桓直接把邵力子请到了绥署的会客室,让警卫员端来了饺子。

邵力子也不说话,先把一盘饺子吃下去,又喝了一碗饺子汤。才抹抹嘴对罗荣桓说:“你们这些小家伙是不是才到西安啊?诚心把我老头子冻死不是?你们要是再不来,我可就要骂***、周恩来这帮家伙了。”

罗荣桓心想,你一个脱党分子、**意志不坚定者,还敢提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大名,纯粹是不知死活,要不是需要你为国共谈判搭桥,就让你冻死到俘虏营里,也为我们牺牲的同志报仇雪恨。

想归想,罗荣桓还是把中央希望邵力子能够向南京转达和谈意愿、促成国共联合抗日的的要求说了一遍。

邵力子一听就知道,中共中央不清楚他当年是接受了陈独秀、瞿秋白的建议才脱党的,恐怕一些人还把他作为变节分子看待呢!就问罗荣桓:“贵党的瞿秋白在什么地方,我能不能见见他?”

罗荣桓回答瞿秋白同志不在西安。

邵力子沉默了一会儿,知道事情过去的年代太远了,和这些年轻人根本说不清楚,语气也就变了:“请你报告贵党中央,既然你们信得过我,我愿意为两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奔走。不过,我有一事相求,我要求见见贵党的瞿秋白先生或***先生、周恩来先生。另外,按照目前的局势,南京国民政府也有可能会暂时同意谈判,至于这个谈判效果如何、和平能维持多久,我就不清楚了。请贵党尽快做好谈判准备,我可以先给南京发报,也可以在贵党认为合适的时机,回南京直接找蒋委员长报告。我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俘虏营我是不会去了,请你安排地方,我要休息。”

罗荣桓见话说到这份上,对方很明显不想和自己多谈,就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