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勇敢的鬼子骑兵不再考虑隐蔽队形,从隐蔽的山包下转出来,上马整队,打着手电筒照明,俯下身子,拍马朝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冲来。

鬼子骑兵当然知道这样冲击的后果很可能是全体玉碎,但这个时候的鬼子兵,基本上都是武士道精神灌输出来的怪胎,对生命异常漠视,他们不怕对面中国军队的步兵火力,要用速度决胜。

这些鬼子哪里知道教一旅、教三旅的火力是个什么概念,哪里知道高原、李清、洪超远是做什么生意的,哪里知道步兵们被炮兵抢了风头的心情是何等的焦躁?鬼子骑兵大队一展开队形冲锋,马上就被正收缩包围圈的敎一旅、教三旅、教五旅部队给发现了,迫击炮、轻重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全招呼了上来。最多也就是10分钟时间,一个大队五百多名鬼子骑兵,连人带马,全部变成了尸体。

曾中生这次真的是看明白了,原来听说忻口战役时候,中国军队一个团上去,很快就打光,看来那不是与敌人拼刺刀、投手榴弹、步枪对射战死的,而是被敌人的飞机大炮炸死的。既然太原有鬼子和阎锡山留下的那么多的炮弹,师长又一再强调用炮弹和敌人说话,自己就不必要节省了,就按师长饱和打击的要求,送鬼子回老家吧!

炮击在继续。炮兵旅的野炮、山炮群在继续怒吼,不断压缩包围圈的各旅炮兵也开始加入战团,进行抵近二次炮击。用高原的话说,就是把日军可能的聚集地每一寸土地都给梨一遍。

筱原诚一郎少将终于惊醒了,面前的情景让他感觉简直是在噩梦中,自己准备突围的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刚刚收拢兵力,准备趁夜色突围,这一下算是撞到了炮口下。特别是刚才担任警戒的骑兵大队的自杀性攻击的结局,让筱原诚一郎少将觉得把自己对中国军队的印象完全颠覆了,这么强大的火力,完全是一场熊熊燃烧的地狱之火,要把能征惯战的皇军士兵化为灰烬。好狠的中国人啊!

听着轰隆隆的炮声,看着漫天飞舞的炮弹,再瞅一眼不断被炮弹震起来、在夜空中漫步的士兵,筱原诚一郎后悔的眼泪直流,要是在攻击不顺后直接引兵遁去该多好,哪里会有现在这种马上就要全军覆没的情况出现。这些可都是关东军的精锐老兵啊,想不到葬送在娘子关下。

筱原诚一郎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给寺内寿一大将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上面只有十个字:“我的士兵在炮火中跳舞!”

发完电报,再看看战场形势,筱原诚一郎不得不承认,已经不可能组织成建制的突围了,那样更容易让中国军队的火力逞威,部队覆灭的更快。强悍的独立混成15旅团全军玉碎就在眼前!

战场的形势已经不容许筱原诚一郎再感叹了。他抽出指挥刀,命令烧毁军旗,毁掉机要文件,全军分散突围,回石家庄集中。

这个命令一下,等于宣告了独立混成15旅团溃散,谁能逃出去就是谁的命好,可惜,筱原诚一郎少将不知道,来到了中国燃烧的土地上,遇上了对日本侵略者从来都是除恶务尽的教导师,他们注定是要全部被歼的。

筱原诚一郎跪倒在地,面朝东方,一把拽开军服,满眼噙泪,嘴里喃喃自语,在卫兵的惊呼声中,把战刀捅进了肚子。

随着筱原诚一郎的死,接到分散突围命令的日军残兵败将,就像进了罗网的麻雀一样,四散奔突,妄图挣出罗网。从娘子关上压下来的教六旅和从三面围上来的教一旅、教二旅、教三旅,四万多精锐部队,撒开网向中间网去,鬼子的抵抗由小股变成零散,最后只能偶尔听见几声愤怒的鸟语和清脆的三八大盖的清脆响声,到最后,残余的鬼子红着眼,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拿着手雷、抱着炸药包,妄图与战士们同归于尽,结果无一例外,都被打的死透透。战士们会师后的欢呼声在娘子关背后的山下长久回荡不息。

1937年11月20日夜晚,由骄横的关东军第二师团一部分部队编组成的独立混成15旅团,在中国山西天下第九雄关娘子关下,在教导师主力围攻下,终于结束了它侵略中国、纵横东北、华北的邪恶历史,几千名士兵变成了几千具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尸体。

就在围歼独立混成第15旅团的同时,刘建立率领的教二旅、教四旅、教七旅及配属重火力部队围歼独立第二旅团和堤不夹贵部队的战斗也同时打开了。

岔上村在阳曲县的北部,处于阳曲县到忻口的中间,同蒲铁路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因此,从岔上村到同蒲铁路只有几公里的路程。

岔上村的北面是东庄,南面是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