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一看炸不到鬼子,韩三娃急了,赶紧爬了下来,把箱子里的手榴弹全部倒了出来,三下五除二,全部拧开了盖,把拉线缠到了一起,心里想,一颗炸不到你们,老子给你们弄一堆手榴弹,不信炸不死你个王八羔子。

鬼子围上来了。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年轻士兵,一群鬼子都在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韩三娃索性一屁股坐到了手榴弹堆上,右手拉住了拉线,对着鬼子傻笑。

带队的鬼子军官看出了事情不对,说了句鸟语,一群鬼子就纷纷卧倒躲避。这个时候,韩三娃拉响了手榴弹。拉过了才想起来自己还坐在手榴弹上面,这一拉,不是把自己也炸了么?

一阵持续不断的爆炸声,把韩三娃炸成了一块块碎肉。他不知道,就是他创造了台儿庄保卫战单兵杀敌记录:炸死鬼子二十四人。当然,韩三娃是新兵,而且是个胆小落后的新兵,他的名字自然是无人知道的。

池峰城和屈伸见日军又一次发动强攻,担心城内兵力薄弱,急令禹功魁第三营入城增援,又令工兵营跑步进城,填补城内防守空白。

三营入城后,北门已被突破,我北门守军全部战死,尸体相互枕籍,惨不忍睹。八连长裴可先见日军已攻入大庙,正在与庙内守军激战,大呼一声“弟兄们,给我来!”,就率先杀入敌阵,与敌展开白刃拼杀。

小鬼子身体强壮,擅长拼刺刀。一见八连挥动着大刀片子杀了过来,鬼子们发声喊,全部退出子弹,三个一组,开始与八连拼刺。

这西北军的看家功夫就是大刀。二十九军大刀队不说了,31师的大刀同样厉害。这两下一接触,就杀的难解难分。日军刺中的是八连战士的腹部,八连砍下的是日军的头颅,战场显得无比残忍。

激战至中午,八连自连长裴可先一下全部阵亡,大庙守军残部也全部阵亡,鬼子占领了大庙。

三营长禹功魁见八连杀入大庙,忙指挥七连、九连阻击北门鬼子援兵,拼死救援八连,可惜敌众我寡,救援没有凑效,只能阻击日军,使其不能进一步扩大阵地。

28日晚上,在南洛的183团在旅长乜子彬、团长王郁彬的指挥下,对刘家湖的日军炮兵阵地发起了反击。一营长高鸿立一马当先,带着战士们杀入敌阵,手中的大刀砍瓜切菜一般,直往鬼子们头上招呼。

反应过来的鬼子调集坦克和装甲车,疯狂反扑。183团在炸毁敌人8门大炮后撤退。

同时,防守台儿庄的184团也组织了敢死队,队员们手提大刀,拿着短枪,腰里挂着手榴弹,向大庙摸去。

此时,攻占北门和大庙的鬼子,经过一天恶战,都已筋疲力尽。守军摸过来的时候,鬼子兵们都在靠墙休息,只有警戒的鬼子还瞪着大眼四处张望。

敢死队的战法很简单,摸过来后,就是一顿手榴弹,接着就是短枪近距离射击,再然后就是大刀砍。驻守大庙的一个小队的鬼子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愣怔,全部被歼灭,敢死队夺回了大庙,与北门的日军开始了对射。

第三四四章 将计就计

就在矶谷廉介决定向台儿庄增兵的时候。一直想着如何拖住第十六师团、第五师团增援台儿庄脚步的刘一民豁然开朗,第十六师团是不会南下增援台儿庄的,原因很简单,日军大本营此时恐怕竟开始酝酿徐州会战了,眼下徐州以北的十几万国军难入日军大本营的法眼,他们怕是想利用蒋介石死守徐州的心态来钓鱼,在徐州周围一举消灭国军主力。

这个念头一上来,刘一民就兴奋起来,满脑子都是第十六师团一条一条不会增援的理由。要知道,历史上日军的徐州会战就是悄悄地撒网,二十万大军不动声色地向徐州合击,等到蒋介石明白过来的时候,已到了日军收网的时候。

再一想,历史上台儿庄大战的时候,114师团就在兖州驻防,第十四师团在豫北待机,不要说这两支部队没有大举增援,就是第十师团本身,也只是出动了一个濑谷支队攻击台儿庄,它的第八旅团根本就没有动。第五师团也只是出动一个坂本旅团攻击临沂,然后才南下增援。所以。到了台儿庄大捷后,第十师团、第五师团依然是徐州会战的主力,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之所以是这样,一方面是日军自信心高度膨胀,以为以濑谷支队就可以拿下台儿庄,根本想不到濑谷支队会在台儿庄掉进第五战区的陷阱。事实上,当年板垣征四郎就是凭借半个师团打遍了半个中国。现在虽然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日军高层恐怕还是以为自己的教导师之所以能重创日军,主要靠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