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 (第1/4页)

鬼子上来了。这次小鬼子在胶济路、济青公路以及两侧选择了六个攻击点,在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攻击。

曾中生看了看鬼子的进攻队形,心里也是暗暗心惊,这小鬼子的常设师团还真厉害,不但步炮协同好,步兵小队战术也好生了得。每个小队都有机枪组和掷弹筒组,可以给小队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持。冲锋的士兵奔跑迅速有力,战术动作也很老练,而且在奔跑途中就可以开枪,打的还很准。幸亏他们遇上了八路军头等主力教导师,不然的话,换换别的部队在没有坚城和天险依托的情况下,想挡住他们的攻击还真不容易。

曾中生要通了工兵团、新一团、新三团的电话,告诉他们,这是鬼子的试探性攻击,不许动用重机枪、反坦克武器和炮,以免暴露火力点引起鬼子的警觉,把鬼子放到三十米内再开火,用轻机枪、冲锋枪、八一自动步枪和步枪、手榴弹干掉他们,一定要让鬼子以为我军是轻装备部队,阻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能最后拿下潍城。让他们集中主力大举来攻,为我们埋设的地雷阵和炸药包提供发挥威力的机会。

白大贵现在已经是新一团的副连长了。这个神枪手参军以来屡立战功,进步很快,虽然他原来是文盲,但教一团本身就是个大学校,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他不但识字了,而且经过几年努力,具备了小学文化程度。

成立新一团时,他被派到新一团二营一连当了副连长。现在,他带着一排就守在济青公路大圩河桥的东端。

大战之际,为了便于防守,大圩河桥已经被战士们拆掉了。不过这大圩河并没有很深的河沟,现在又是枯水季节,鬼子的坦克很容易就可以渡河攻击,步兵、骑兵也几乎没有阻挡。新一团接防后,专门把东边的河岸削成一米多高的断面。增加了防御强度,让鬼子坦克和装甲车过河后不能直接跃上东岸,鬼子步兵冲到这里时也必须停下奔跑的脚步,缓和一下攻击势头。鬼子要渡河后要想顺利登岸,必须派工兵进行简单作业,把削平了的河岸弄成缓坡才行。

刚才鬼子的先头搜索小队就是在这里被打趴下的,不过隔着一条河,小鬼子还是有一部分退了回去。

白大贵在教一团时间久了,战术水平提高的很快。他把火力支援班的两挺重机枪、配属指挥的专门打坦克装甲车的一门平置高射炮和一个火箭筒组全部放置在修的非常牢固的堡垒内,伪装的象一溜四个长满青草的小山包,直接封死了对面鬼子的来路。战壕里也开挖了放炮洞,鬼子打*的时候,战士们都躲在放炮洞里,留下一个观察哨观察敌情。

鬼子上来了,在河对岸建立了机枪和掷弹筒阵地,重机枪子弹把八路军阵地打的乱草纷纷,掷弹筒榴弹不停地爆炸,搞得阵地上乌烟瘴气。

在火力掩护下,一个中队的鬼子步兵开始渡河,不停地有小鬼子踏上河边的地雷,被炸得胳膊腿直往天上飞。

白大贵明白必须敲掉鬼子的机枪和掷弹筒,否则战士们就抬不起头,上到战壕上也得牺牲。不过,鬼子的掷弹筒、重机枪都在400米以外,必须射击水平高的射手才能打到。

他白大贵把一排长和三个班长喊到一起,命令他们坚守阵地,把渡河的鬼子打回去,自己带了三个神射手,专打鬼子的重机枪和掷弹筒。

安排完,白大贵操起一支三八式步枪,带着挑选的三个战士上了阵地。把战壕上覆盖的草席挪开后,白大贵向对岸看去,只见对岸一字排开架了三挺重机枪,每挺重机枪旁边都爬着四个鬼子,一个射击、一个供弹,一个充当观察手,还有一个是弹药手。重机枪阵地旁边,是六门掷弹筒,小鬼子正忙着炮击呢!

白大贵让三个战士打鬼子的掷弹筒手,自己负责对付鬼子的重机枪。

白大贵目测了一下距离,定好标尺,轻轻地伸出步枪,把鬼子重机枪射手的头套进了三八步枪的照门,然后又进行了细致瞄准,这才轻轻扣动了扳机。打完,看也不看是否击中,果断地退弹壳,上膛,直接又瞄向了刚刚接过重机枪的副射手,又是一枪。四枪过后,正中间的鬼子重机枪哑巴了。白大贵正要瞄向左侧的重机枪,身后就接连发生了榴弹爆炸,不用想,准是小鬼子的掷弹筒打过来了。

白大贵扭头一看,一个战士倒在了掩体里,浑身是血,看样子不行了。

骂了声“狗日的,打的真准”,白大贵就直接出枪把一个正往掷弹筒里放炮弹的小鬼子撂翻了。还要再打,鬼子的掷弹筒和重机枪追着他和另外两个战士打过来了。

就这一会儿功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