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 (第1/4页)

多田骏想不通,同样是中国军队,按理说八路军不是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没有财政支持,不可能比蒋介石政府军装备更好、训练更好。但事实就这么残酷,刘一民教导师的装备、训练都比国军好的多,战术更是灵活无比。多田骏静下来的时候曾经想。大日本帝国陆军到底比八路军教导师强在什么地方?想来想去,多田骏觉得除了完备的武器体系、动员体系和海空力量,大日本帝国陆军与八路军教导师相比,实在是没有其它优势。论起战士的勇武和战术灵活,恐怕还有差距。这样一比,多田骏就出一身冷汗,越发觉得必须把八路军教导师彻底消灭,千万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如果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根据地,有训练有素的兵员补充,那问题就严重了。想想吧,刘一民不缺钱、不缺武器,他要是有时间在一个地方稳定发展,兵工厂、矿山都可以建起来,到那个时候他会带出多少能征善战的部队啊!

所以,接到命令后,多田骏虽然心里对又一次失败感到懊丧,但还是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丝兴奋,觉得总算是捕捉到了刘一民的主力,而且是在徐州附近。那个地方可是适合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刘一民再厉害,他的士兵毕竟都是血肉之躯,怎么能抗拒皇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么!

兴奋之余,多田骏还是给大本营拍去了电报,称胶东八路军是刘一民教导师主力一部分,虽然兵力有限,但承担着牵制皇军的任务。建议在夺回连云港、举行徐州会战的同时,集中兵力迅速消灭胶东八路军,以免其日后死灰复燃。

发完电报,自觉为大日本帝国尽到了责任,多田骏不再等待,马上给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五师团、第十七师团下令,立即撤出战斗,将防线移交给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和第三十三师团、第一0八师团,就近向各港口集中,船运连云港,参加徐州会战。

这大部队行动,绝对是一个复杂工程,不是一道简单命令就可以完成的。最起码要和联合舰队、第四舰队联系,征调青岛的轮船。忙了一天,距离港口最近的第三师团总算是在港口集中了,开始上船了,其它师团也都陆续集中。多田骏随即严令第三师团随第四舰队立即南下,准备强行登陆。其它几个师团随联合舰队分批南下,越快越好。

就在这个时候,多田骏收到了刘一民的第一封新闻通电,一看刘一民说要视察连云港防务,多田骏就嗤之以鼻,这家伙把皇军将领都看成三岁小孩了,动不动就虚言恫吓,简直是狂妄之极!不要说你去视察连云港防务,你就是亲自站在连云港的海防阵地上又能怎么样?难道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的战机、巨炮还会怕了你不成?

多田骏不理刘一民的第一封新闻通电,严令各部队加快速度集中,连夜上船,明日晚上务必运抵连云港。

折腾了一夜,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总算是上船了,多田骏一看,除了联合舰队的船只,还有机动渔船、货轮、客货两用的邮轮,都装的满满当当的。多田骏禁不住意气风发,交待第十五师团、十七师团在港口等待装船后,就直接上了联合舰队的指挥舰,浩浩荡荡地向连云港方向扑来。

7月4日早上,第四舰队报告,已经接近登陆点了,请求指示。

多田骏这个时候心里犯了狐疑,因为空军报告,连云港一带有八路军的岸炮阵地,似乎炮很多。

多田骏这个时候想起了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的下场,心里就打了激灵:这刘一民号称战神,用兵没有常法,经常是虚虚实实,忽焉在东、忽焉在西,谁能保证他不是以围攻徐州为掩护、准备在连云港一线做文章呢?第三师团虽然战斗力强横,但那毕竟是一个师团,一旦登陆,会不会陷入刘一民的圈套呢?要知道刘一民现在的炮兵力量很雄厚,他为什么昨天晚上没有趁势攻破徐州城防呢?他的炮都去了哪里?

多田骏这一想,就觉得徐州方面局势有点诡异。以刘一民的作风,习惯于整旅团、整师团的歼灭皇军,徐州城虽然有一0六师团和一一六师团固守,但一一六师团主力全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军部虽说给一一六师团紧急补充,但一时半会儿哪里能补充到位。以刘一民短时间消灭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的火力,他想突破徐州城防应该不是太难,可他为什么就没有突破呢?会不会是他看不上一0六师团这种特设师团而专门等着自己的第三师团呢?

多田骏这一想就害怕了,赶紧命令第三师团暂缓停止登陆行动,等联合舰队到了再说。

等联合舰队赶到连云港附近时,刘一民的第二封新闻通电已经发出来了,上面说的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