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 (第1/4页)

轰炸。可是等日机返航后战机就丧失了,因为此时日军必然高度戒备,必定有战斗机升空巡逻警戒。

冯达飞不是没有想过截击日军编队,但是日军都有战斗机护航,自己的轰炸机装满的弹药,根本就不是日机的对手,那样做只能是白白送死。但是坐等日机轰炸返航,冯达飞一是不愿意看日军把武汉炸成一塌糊涂,二是汉口机场肯定是又被炸了,回不去了,飞回陕西的话担心等时间太长油料不够。

思来想去,冯达飞突然脑子灵光一闪,既然日军海军舰载机参加了轰炸,那说明日军航空母舰就在上海附近的外海。想起去年11月份国军空军三架飞机将日军“龙骧”号航母炸成重伤的故事,冯达飞再不犹豫,下令全大队向上海附近外海前进,目标日军中国方面舰队。

此时,接到冯达飞报告的周至柔一边向蒋介石紧急报告,一边下令拉响防空警报,武汉全城紧急疏散,命令汉口机场仅有的战斗机中队立即起飞,同时紧急命令周边机场所有的战斗机起飞,迎战日机。地面防空火力也做好准备,等着日机的到来。

下达完命令,周至柔觉得自己浑身都被汗湿透了,嘴里喃喃自语:“佛祖、玉皇大帝,保佑武汉吧!”

第四九二章 武汉上空的鹰(八)

就在周至柔下令拉响空袭警报、战斗机中队起飞半个小时后。日军第一波空袭机群抵达武汉。

驻守汉口机场的空军28中队队长陈瑞钿少校,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江村,父亲是华裔,母亲是秘鲁人。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华人开办的美洲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取得了美国的飞行执照。“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与来自俄勒岗州、华盛顿州、加利弗尼亚州的13位华侨爱国青年一道参加了志愿军,回国参战。不料到上海后,国军空军没有收留他们,只好南下广东,参加了陈济棠的空军,任广东空军第六飞行队少尉。

1935年,陈瑞钿被派往德国学习空战技术。归国后,晋升为中尉。在“两广事变”中陈瑞钿和战友们一起驾机北上,加入中央空军,担任杭州笕桥中央航校战斗机飞行教官,后担任17中队少校中队长。

淞沪抗战的第二天,陈瑞钿就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四”大捷空战,两天后他驾驶自己的霍克双翼战斗机,击落一架日军先进的单翼96式轰炸机。首开自己的歼敌记录。在接下来的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陈瑞钿越战越勇,又击落日机两架,用机尾撞毁日机一架。他的座机也两次被被击中,幸亏跳伞得救。

这个时候,陈瑞钿已经是空军26中队中校队长了。

要按说,陈瑞钿的战绩应该是非常辉煌了,他的知名度应该直追中国空军四大天王才对,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国军宣传空军英雄时总是没有他。陈瑞钿本人从小受的是美式教育,讲究的是公平竞争,不懂得中国官场陋习,加上他一心杀敌报国,对宣传不宣传自己也不在意。但其他人却看的非常清楚,原因就是陈瑞钿出身于广东空军,不是中央空军嫡系,在个别当权人看来,宣传他会有负面效应。因此,陈瑞钿的战绩就被雪藏起来了。

当然,这些事情也是好事之徒心里想想而已,陈瑞钿本人没有想过,也来不及想。成天都在紧张的战斗中度过,哪有时间去想这些虚名啊!

接到紧急起飞迎敌的命令时,陈瑞钿和战友们正在机舱待命。听到广播里喊敌机来袭、所有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敌,陈瑞钿马上命令自己中队的全部十架伊尔15型战机紧急升空,然后就点火发动飞机,滑向跑道。迅即拉起升空。

等战机依次顺利升空后,陈瑞钿指挥全中队爬高,抢占有利位置,准备拦截日机。

早上5点半,日军第一批机群抵达武汉上空。

小鬼子多次轰炸武汉,对武汉三镇的地形和布防情况已经很熟悉了。在他们想来,这是偷袭,中国空军一定没有防备,正是打掉武昌、汉口机场的最佳时机。因此,日机一上来就扑向了汉口机场。

那个年代的军用简易机场,很少有水泥硬化的,基本上都是把地直接平整、用碎石铺跑道。机场虽然简陋,但修复也快。这也是中日双方空军机场被炸后均能快速修复的根本原因。

陈瑞钿他们部署好后,日机到了汉口机场上空。

此时,天逐渐转明,能见度提高。陈瑞钿往下一看,下方3000米左右高度,日机黑乎乎一片,还真的和情报吻合,战斗机护着轰炸机,看样子马上就要开始轰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