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部分 (第1/4页)

力绝对和第一师团、第二师团不在一个层次,要差的很远。如果是第一师团、第二师团联手从南线进攻,我就不会向现在这样要一口吞下,而是必须慢慢地给鬼子放血,一直放到它流血不止、气力耗尽时,再发动总攻。政委,你也知道,我的主导思想是不愿意把我们的主力打残。如果我军向对付第十四师团、第三十五师团这样去对付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的联手攻击,我们至少也得付出五万人以上的伤亡。这个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罗荣桓琢磨了一会儿,摘下眼镜擦拭了一下,这才慢慢说道:“还是你的那句话,同样一支好枪,在老兵手里,十发子弹最少可以打死打伤三个敌人。在新兵手里五十发子弹都未必能沾着敌人的衣服。就这样,坚持我们的战役决心。我去给主席回电,申述我们的理由,一切以消灭鬼子有生力量为主。只要能保证主力不伤筋动骨,仗有的是打的”

罗荣桓去发报了,晶晶来找刘一民,拿了几篇准备以通电形式向全国播发的新闻稿,要刘一民审阅。

刘一民看了一遍,一篇是八路军教导师师长刘一民、政委罗荣桓、山东省主席沈鸿烈调研黄河、运河水利设施建设。第二篇是刘一民、罗荣桓、沈鸿烈到聊城范筑先将军墓地祭奠,栽植松树。沈鸿烈代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和山东省政府向范筑先将军墓敬献花圈。三是刘一民将军在临清向鲁西地区抗日武装部队团以上干部发表讲话,指出抗战必胜。四是刘一民、罗荣桓在南宫接见冀中地区教师代表,表示我军必将收复冀中,给学子们一个摆放书桌的地方。

晶晶现在已经是非常著名的记者了,这些稿子又是刘一民提前布置的,怎么写、时间和场景怎么编排都讲的清清楚楚。晶晶又是随主力一路征战过来的,对南宫、临清、聊城、东阿一带的环境都很熟悉,信笔写来,描情状物都极为逼真。刘一民看后非常满意,交待晶晶马上以通电形式发出,同时通知西安的新华社,要他们立即加上编者按,最好撰写新闻评论,在夜里12点前再次向全国播发新闻通稿。

晶晶有点担心,问日军会不会集中全力杀向鲁西?主力都在济南,鬼子去了,鲁西根据地又要遭殃了。

刘一民夸晶晶越来越懂事了,知道从全局考虑问题了。不过放心,小鬼子不会去鲁西的,他们要的是济南和胶济路、津浦路。这些稿子的作用在于干扰杉杉元的决心,让他多留部队沿德石路布防,给北线阻援部队减轻点压力,多支持一段时间。等杉杉元反应过来,第十四师团也就该进入我军预设阵地了。

晶晶走的时候,刘一民拿出主席给她的写的书法,交待她妥善保管。

这一下,晶晶彻底激动了,说话的声音都成了颤音:“一民,这不会是真的吧?毛主席真的亲笔给我写他的诗词?我都不敢相信,他怎么会知道我?”

罗荣桓那浓厚的湖南口音响了起来:“晶晶同志,见了一号首长要尊重,不能喊一民,要喊首长。”

羞得晶晶嘤咛一声,捂着脸就跑。

罗荣桓喊道:“回来,带上你的东西”

晶晶就象木偶一样,闻言转身,从刘一民手里夺过稿子和主席写的卷轴,眼睛飞快地往刘一民脸上瞟了一眼,逃一样跑出了刘一民办公室。

罗荣桓摇摇头,对刘一民说道:“我发现你身上的毛病确实很多,简直象黑瞎子一样。打完这一仗我们两个得好好谈谈心,作为老大哥,我得给你讲一讲什么是君子的行为规范。”

刘一民直接说道:“我不当什么伪君子,只当决胜千里的将军。好了,说说主席怎么答复的。”

罗荣桓把主席的电报递给刘一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一切由刘、罗临机决断”

看完,刘一民对罗荣桓说道:“现在只剩一件事了,那就是青岛日军、北线日军和南线日军今夜的动静了。政委,你在这里守着,通知师部做好出发准备。我去稍微眯一会儿,今天一天都没消停一下,困了,出发时喊我”。

罗荣桓想了想说:“你也不要睡觉了。倪华随野战医院行动,现在已经出发了。唐星樱和孩子们随师部行动,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你回去看看孩子们,要出发了,他们太小,唐星樱和李韵不一定照顾的过来。”

刘一民说:“唐星樱性格刚强,不会让我进院子的。”

罗荣桓说:“你结婚后一直没回去过,咋知道唐星樱不让你进院子?李韵不是经常带着和儿来看你么?听我的,去吧”

等刘一民被警卫员叫回到师部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2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