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 (第1/4页)

寺内寿一早已经带着他的雅子小姐屁滚尿流地回了东京,南线日军的命运已经不可改变。

泰西战役南线阻击集团总指挥、八路军教导师教八旅旅长赵山,是原红十八团老五营营长。自从在湘江边加入红十八团一来,赵山作为刘一民麾下的骨干将领,参加了从红十八团到八路军山东军区的所有重大战役。在刘一民的认识中,赵山的特点是稳健中蕴锋芒,能攻善守,特别是善守。每次大战,只要牵涉阻击战斗,刘一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加上教八旅需要进一步淬炼,这阻击第十四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这次,赵山布置的防御就很有特点,叫绵里藏针一点都不过分。指导思想上就是一个“骗”字,让小鬼子相信八路军主力不在济南,八路军南线阻击部队只是伪装主力的原泰西集团,虽然奉有坚决阻击严令,但力有未逮,只好边打边撤。让小鬼子产生骄傲轻敌思想,大踏步地向北进攻。

本照这个指导思想,赵山在兖州至肥中山地和泰安一线,共设立了三道主防线,每道主防线配属几道辅助防线,配置小部队利用地雷阵阻击迟滞鬼子。则主力部署于东平到泰安公路以北的肥中山区。各防线之间由老乡们改造的路壕相连,平原地带还可以与地道相连,阻击部队随时可以撤进地道,以利于后期作战时通过地道与日军争夺村镇。

赵山的设想是:一线阻击部队坚决打掉日军搜索部队,待日军全面进攻后,集中火力猛揍,然后以连为单位边打边撤,让小鬼子看得见、追不上。至汶河边实施坚决阻击,把第十四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往一块集中。等日军攻到肥中山地一线时,就要让日军三支部队猬集成一团,为主力最后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至于日军第十四师团会不会沿运河或者经东平北上,赵山不担心,因为那里有刘建立指挥的泰西战役西集团,小鬼子溜不掉。

刘一民开始时之所以把战场布置的这么宽广,主要是因为日军是白天进攻,八路军要晚上歼敌,第十四师团又已经机械化,坦克多、装甲车多、汽车多,运动速度很快,得防着小鬼子发现不对逃跑。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十四师团除了自己的炮兵联队外,配属有第一军的重炮旅团。这个重炮旅团装备的应该是105榴弹炮或105加农炮,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重炮了,威力大,射程远,预设战场过于偏狭的话,一个重炮旅团就可以覆盖整个战场。部队发起攻击时,就会被日军的重炮旅团重创。

八路军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现在就看阻击集团的盾牌能否挡住小鬼子第十四师团这支机械化铁矛了。

论起这个时代的战术指挥水平来说,日军比一般的中国军队确实是要高出许多许多。

首先发起攻击的自然是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和为满洲国防军缩编后的一个团。

伪满洲国防军经过日本人的整训,确实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要是混编进日军部队中,穿上日军军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的话,还真分不清是日军还是伪军。好在他们没有穿日军军装,还能认出他们是伪军。

森田正范是日本军事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军官,作战部署自然是有板有眼,前后左右派出了多支搜索小队,还让一些鲁南本地熟悉地形的汉奸带路。攻击一开始,森田正范又得到了日军航空兵的支援,这家伙,更显得杀气腾腾了。

日军要攻占的第一个目标,是磁窑镇。

自从第三十五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从泰西迅速撤退后,日军以兖州为防御中心,从兖州、曲阜、泗水与宁阳交界处修建起了封锁线,用于抵挡八路军的进攻。现在,这条封锁线就成了日军的攻击出发阵地。

攻击开始的时候,森田正范还是挺满意的,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只攻了三次,留下了几百具尸体,八路军的防线就松动了。森田正范大喜之下,马上向留在兖州的前田治报告情况,要求第三十五师团主力全部投入战斗,扩大攻击面,一举突破八路军防线,迅速向前推进,攻占瓷窑。

接到报告的前田治顾不得等候与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关井隆昌中将见面了,下令第三十五师团主力全线出击,投入攻击,自己也坐上了黑色轿车,率领师团司令部赶往前沿,他要亲自指挥部队进攻,想着能再荣获一枚勋章,好让老婆有借口向良子皇后求情,把他调回到本土去。

不料,接下来的进攻一点都不顺了。八路军是从第一道防线撤退了,不过没有留下伤员、遗体和武器弹药,倒是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