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部分 (第1/4页)

稻叶四郎中将率领第六师团、第九师团抵达连云港东面海域后,与已经抵达的近卫师团近卫步兵第二旅团会合。为了隐蔽作战意图,日军大军竟然在连云港海面上漂流了一天时间,然后在夜里隐蔽登陆,迅速在连云港附近封锁消息、隐蔽集结。

稻叶四郎这个人,在日军中也算是数的着的名将了。与他的前任谷寿夫相比,作战指挥风格果敢犀利程度略有不及,但是也相对严谨了许多。这次,因为第九师团长吉住良辅复员回国,新任师团长樋口季一郎中将资历明显不及稻叶四郎,稻叶四郎就顺理成章地做了指挥两个半日军精锐师团的前敌指挥官,过了一把瘾。

樋口季一郎也是从日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一路学过来的。这个人是个俄国通,与石原莞尔、阿南惟几是铁哥们,在担任驻波兰武官的时候曾经访问乌克兰,是日军第一个访问**后的苏联的军官。

这个樋口季一郎,由于小时候家里有九个孩子,他是老大,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从小体会了下层平民的艰难,18岁当了岐阜县大垣市樋口家的养子后,生活环境才略有改善。这个经历,使他成了日军中的另类。就在1937年3月,樋口季一郎以参谋本部副的身份,随一个军事代表团出使柏林,别的人都忙于体会德国经济和军事的强大,陶醉于如何与德国联手瓜分世界,他却把目光盯在了德国的排犹政策上。

此时的日本陆军,从上到下都受德国法西斯宣传蒙蔽,认为犹太人阴谋用金钱统治世界。加上马克思是犹太人,出于反共意识作祟,日军对犹太人的印象就可想而知了。

樋口季一郎回到国内后,又派日军中的犹太通安江仙弘大佐列席了1937年12月26日召开的第一届远东远东犹太人大会。会后,樋口季一郎就制定了一个河豚计划,建议在哈尔滨建立犹太定居点来振兴满洲国经济,并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这个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德国驻日大使的抗议,但是樋口季一郎不为所动,在得到当时的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和满铁总裁松冈洋右的支持下,竟然上了日本的五相会议,而且还得到了批准,前提是不能影响与德国的关系。樋口季一郎拿着这个尚方宝剑,在哈尔滨收容了5000—20000名沿西伯利亚铁路而来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提供食宿。因此,他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要不是他于去年10月调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说不定他的河豚计划真的能拯救一批犹太人呢

樋口季一郎之所以能对犹太人心存同情,主要是因为他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所致。幼年时,因为家里人口众多,生活困难,能有米团子吃就行了。现在见了犹太人受德国法西斯的排斥,不自觉地就产生了同情心。当然,从更深层次讲,樋口季一郎也是看中了犹太人的资金和技术,想凭借犹太人的能力繁荣东北的经济。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不要说樋口季一郎了,就是日本的五相会议,也不会冒影响与德国关系的风险,去同意收留犹太人了。

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樋口季一郎打仗自然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这不,他奉调担任第九师团师团长后,从日本匆匆赶到连云港赴任,与第九师团一会合,就视察了部队,特别检查了第九师团的战车部队和炮兵的速射炮中队。因为他知道八路军教导师有缴获自日军的战车部队,随时随地会对他的攻击部队发起反冲击,很可能一击之下就让他痛彻骨髓、满盘皆输。

就这还不算,樋口季一郎因为行前在参谋本部任第二部部长,知道诺门坎前线的战况,对第二十三师团士兵用燃烧瓶对付苏联红军坦克效果明显很感兴趣,那东西又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就让士兵们多准备燃烧瓶,关键时候和八路军坦克拼命。

这个樋口季一郎,还真的不一般

要说起来,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对八路军教导师的仇恨程度远远不及稻叶四郎。因为稻叶四郎的前任、第十二军司令官谷寿夫被八路军教导师在济南公审,并被判处剐刑,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把整个第六师团的面皮给剥了,当时,第六师团一些崇拜谷寿夫的少壮军官不甘受辱、愤而自杀,搞的稻叶四郎不得不从日本空运一批僧人到军中用佛法化解戾气,并动员本州民众缝制护身符,保佑他的士兵们、军官们能迅速从谷寿夫被剐的阴影中走出来。还别说,他这些招数真起了作用,第六师团的战斗力很快就恢复了。

这一次,稻叶四郎下了狠心,他要让刘一民知道知道第六师团的厉害,为谷寿夫报仇。因此,他命令全部机械化的近卫师团第二旅团担任快速迂回任务,与徐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